5/15 行政院馬拉松式記者會來到第二天,總結政院宣布的「新經濟移民法」規劃重點:將來除了放寬外籍中高階人才的永久居留條件,海外的投資移民更加寬鬆,只要對台投資到一定金額,3 年後就可以永久居留!

目前連美國都改變移民策略,政院反其道於行的決定不禁讓人擔憂,是否會直接衝擊台灣本土的就業機會?

行政院這麼說

行政院長賴清德主持的記者會內容,被視為移民政策大鬆綁。他表示提出新經濟移民法規草案是想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產業發展的人才、人力需求問題,第二是少子化衍生的人口危機問題

草案規劃包括:

a. 外國專業人才
放寬專門性、技術性員工、外籍學科教師來台工作限制,連續在台灣 5 年就可以取得永久居留權,特定專業人才縮短年限只要住 3 年就可以永久居留。

b. 中階外籍技術人力
外籍勞工在原受聘僱產業或社福(看護工作)工作累積 6 年以上年限,且連續在台居留 7 年,就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國發會統計,截至今年 2 月,在台 6 年以上的外籍勞工總計 10 萬 1,786人(產業外籍勞工 50,886 人、社福外籍勞工 50,900 人)。

c. 投資移民
營利事業新台幣 1500 萬元並創造 5 個台灣人工作機會的條件滿 3 年以上,可取得永久居留權

d. 海外國人及其後代
僑居海外有中華國籍者,鬆綁來台規定與定居規定。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補充,依照目前國內總人口將於 2025 年呈現負成長,強調在不影響國人就業機會與薪資水準前提下,積極延攬國家發展所需的人才及人力

未來產業技術人力的薪資門檻訂在每人月薪 4 萬 1393 元,社福人力 3 萬 2000 元的月薪留用,兩者皆比目前外勞的基本工資加計雇主支付的就業安定基金來得高,不致會衝擊國內就業。

且再次強調引進中階外籍技術人力是補充性質,不是替代本國勞工,設定上是補短缺技術人力,不是全部用來自國外勞工。未來會盤點產業缺乏的中階技術人力,並訂定日出條款,以免引進一般藍領外勞,或拉低國內薪資水準,並引發排擠國內就業爭議。

勞團認為:不能解決問題……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秘書長陳秀蓮對此表示,樂見政府給予移工居留權,但藍領跟白領移工都應該要一致的規定,不應該有差別,目前來看已經變相拉低白領外籍勞工的勞動條件。

針對自由轉換雇主方面,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不看好新移民政策:不僅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還可能會是錯的方向。應當要全面檢討不恰當的外勞政策,且如果解決缺工要用移民政策,就該讓移工有自由轉換雇主的權利。

民間有正反聲浪

政院的移民修法不禁令人想到美國的案例: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對移民保持反對態度,今年一月底還公布移民法改革條件,雖提供更多幼年非法入境美國的「追夢人」取得公民身分的機會,不過也減少了依親移民綠卡發放數量,並終止多元移民綠卡抽籤

對此,有人驚呼「台灣要變族群大熔爐了?」,也覺得不妥「美國都反移民了,台灣還想接收移民歐?」,質疑「哪個國家這麼好,勞力工 6 年就可以永久居留?」。甚至有網友已經設想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犯罪手法,「開個假公司賣永久居留卡,不知道會重罰幾百元?

另外有人推論政府根本是為了救房市「放大絕」,房地產學者章定煊表示,開放投資移民房地產一定受惠最多,只要來個十萬戶,台灣餘屋問題就可解決大半,不過民眾買不起房的問題恐更惡化。

另外也有網友抱持不同看法,覺得「像新加坡一樣充滿東南亞與南亞移民也不錯,不但促進文化交流,未來也更容易融入東南亞南亞市場與生活圈」,甚至覺得即使修移民法也不一定吸引外來人才,「現在連日本也開始搶外籍人力了,要扭轉高齡化問題。坦白說,有相同條件的人才,還不一定會想來台灣。

對於目前只放寬中階技術人員與投資移民工,有人覺得「藍領還需要些時間,但藍領的缺工其實頗嚴重的」。

這樣新政策的發展,或許能為現階段台灣的人力短缺解套,不過也延伸許多令人憂慮的面向,或許政府將來還要再討論其相關配套措施。

延伸閱讀

【薪水加起來】賴清德今幫青年窮忙族加薪,月薪調到三萬
皮克斯拍了一部「小籠包」短片!華裔女導演用食物溫暖移民族群
外國人才未必搶工作!世界最強的都是移民城市,為什麼我們要阻擋外國人才?

參考資料

《中央社》:〈吸引投資移民 政院擬連3年投資1500萬可獲永居
《聯合》:〈新經濟移民法 國發會:不會衝擊國內就業
《中央社》:〈政院規劃新經濟移民法 勞團:無法解決問題
《自由時報》:〈川普提移民法改革條件 留「追夢人」終止綠卡抽籤
《批踢踢》:〈[新聞] 大鬆綁!外勞工作6年以上 可永久居留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Bradley Wentzel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