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法國推動勞動市場改革,期望能開啟勞資合作的新時代。報導指出,有些法國企業正利用機會裁減人力,使得長期受到保護的法國勞工將面臨巨變。最後是成功現代化就業市場,或者只是為企業裁員敞開大門?
台灣也面臨同樣問題,利用修正勞基法來進行改革,造成勞資對立等影響,卻也帶來一些改變。最終政府能否達成目標,值得我們去檢視。(責任編輯:周政毅)

圖片來源:evilfoo,CC Licensed。
文/陳柏翰(中國政法大學就讀國際政治)
2017年法國總理馬克宏上任,推動勞動市場改革
在2017法國政府權力移轉後,新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rcon)以黑馬之姿順利獲選成為法國第25屆的新任總統。而以銀行家出身並曾任經濟部長的馬克宏上任之首要著手改革就是對其勞工市場改革,希望藉此改善多年以來對於勞工權益過度保障導致的勞工市場僵化的問題,進而改善法國多年以來經濟成長率趨近於0,以及長期高失業率(9.8%相比台灣為3.84%)的問題。
過度保障勞工權益,即是法國在面臨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全球市場上的競爭激烈之中,漸漸的在國際經濟激烈的競爭之下,逐漸退下其在歐洲第一強國的位置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勞動政策改革為當務之急。
然而推動改革並非易事,因為在法國勞工意識強烈的勞團阻饒,以及左派媒體猛烈的砲轟之下,一切有益於資本家的改革方向都難以推行,因為對於左派而言,這無異於侵犯勞工原來應有的權益。因此面對民意支持度的直直下滑,馬克宏依舊毅然決然的要著手觸碰這個先前歐蘭德政府無法解決,因而灰頭土臉下台的棘手議題。
台灣勞動市場改革現況
看回台灣,目前蔡英文政府同樣的首要改革方針便是修正勞動基準法,目的在改善勞工過勞之問題提升勞工之福祉。近來在一例一休議題中,在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又準備將再次修正《勞基法》,預期將過度僵化的法令增加彈性。
然而此舉對於資方而言,無疑是減少勞工成本的助力。若從勞團之觀點而言,此為政府傾向資方,壓榨勞工權益的證據。其修法對於各個產業皆有重大影響,每一個產業所面臨之障礙不同,對於同一個議題看法也不盡相同,其議題之涉及層面甚廣,因此更使得此次的改革難度變得更加棘手。
如果我們單純的看待勞動市場中的權力流向,勞動市場之中無外乎勞方以及資方間的權力關係所組成,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第三方仲裁者的角色;過度保護資方,則使勞方的權益受損,並且最後導致貧富差距擴大,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社會不平等的現象。
然而,若過度保護勞方,會使資方在營運公司時,增加其營運的成本,讓產品不再具有競爭力,最後不得已將產業移出他國具有比較利益者。再者,資方面臨成本提升的狀況時,也會被迫將成本反映在商品的售價之上,因此,最終還是依然得由人民自己買單,形成了勞、資雙方兩敗俱傷的局面。
所以在勞動市場之中,勞方與資方應經由溝通達到一個妥協點,傾聽彼此的聲音,而不是一昧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如此一來才能使彼此達到不僅不會損己,也能達到彼此共善的妥協點。
再者,政府也不應為了選票,在沒有做通盤考量情況下就賦予勞工過多的權利,因為此舉會導致在未來要將權利收回時會面臨許多的困難,畢竟沒有人喜歡被奪走原先就擁有的東西,就如同法國歷年的勞權改革經驗。因此,蔡英文政府應當在以更慎重的方式來處理此次勞權改革的議題,否則將可能為下次的選舉埋下失敗的種子。
推薦閱讀
香港作詞人林夕:「台灣好幸福」的背後,是勞工超低薪資和超長工時換來的
台灣去年 GDP 成長率創 3 年新高勝過南韓,但為何勞工無感?這是政府不說的 GDP 謊言
【陸之駿專欄】賴清德再修勞基法,是因為聽見被忽視的 500 萬微型企業勞工的心聲?
(本文經投稿作者 陳柏翰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與法國經驗談勞權改革〉。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evilfo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