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富比世富豪排行仍位居第二的比爾蓋茲 (Bill Gates),近來在他的部落格蓋茲筆記上表示:「我總是對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滔滔不絕,現在想來真不應該!」他的思想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其實源自於好友書中的新世界理論。

比爾蓋茲讚不絕口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比爾蓋茲的好友兼統計學者──漢斯 · 羅斯林(Hans Rosling),當時在救護車上的羅斯林仍不斷寫筆記,雖然後來仍不幸於去年癌症過世,剩下遺作則交由兒子與媳婦代筆,比爾蓋茲將《Factfulness》譽為世界上最具有教育意義的書之一。

真要說為什麼這本書如此受比爾蓋茲喜愛,不僅是因為作者羅斯林想要讓每個人都瞭解,這個世界已經有相當了不起的進展;書中充斥著正能量,希望人們不要過度悲觀看待世物的同時,也利用許多解釋、建議讓人們更清楚知道,如何拋開既有的成見,得到更正確的世界觀,扭轉比爾蓋茲想法最主要是《Factfulness》提及的「已開發」與「開發中」概念。

令比爾蓋茲驚豔不已的想法

羅斯林提出一個「已開發」與「開發中」的新型世界框架,不復以前地理課本教的,以國家人民的貧窮度、發展進程落後與否,來定義哪些國家和地區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

羅斯林的新世界理論以人們不一的收入水準來區分

第一級別的人們每天得到 2 美元(台幣 60元)的收入,世界上超過十億人過著如此的生活,他們每天出門光著兩隻腳丫子,利用野營般用火烹調食物,用水桶取水甚至睡在草地上。有些生活在尼泊爾、馬達加斯加、賴索托的人,都用這種原始的生活型態生存。

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們過著收入第二級別的生活,他們每天大約得到 2-8 美元(台幣 60-480 元)的收入,不過足夠讓他們持有一些個人財產,如:腳踏車、床墊,家裡還可以使用瓦斯桶來煮飯,孟加拉、中國、辛巴威有許多人以這樣的收入生活。不過中國因為城鄉差距大,有些人的收入遠高於此,所以在此不成立,這也是為什麼羅斯林表示直接將整個國家分類為以開發或開發中世界「是最愚蠢也最無意義的事」

而佔其次的多人口非收入第三級別莫屬了,人們一天掙得大約 8-32 美元(台幣 60-960 元)的收入,他們有自來水可使用,不僅可能有自己的車或機車可騎乘,在飲食上,每餐的食物也越加豐盛。除此之外,他們也有足夠的電力或家裡有冰箱,而學習與食物都不再是生活的難事。

最後來到收入第四級,人口比例與第一級差不多,大約有十億人。他們每天賺得錢遠遠超過 32 美元(台幣960 元),在家享用可自選冷熱且源源不絕的自來水,擁有停在得來速上的汽車、盤子裡有更多營養的食物,他們甚至更能完成十二年的義務教育,而幾乎每個生活在美國、墨西哥、南非、瑞典甚至南韓的民眾都能有如此的收入。

第四級別的人們就很受尊崇嗎?其實並不然,他們對地球能源消耗或產生汙染,可是遠遠高於其他級別的人們。羅斯林提到,例如加拿大每人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僅是中國的兩倍,與印度相比更有八倍之多」。此外,薪資第四級別的人們每年也燃燒超過全球 50% 的化石燃料。

比爾蓋茲明白的道理

不是以人們住在哪裡,而是以人們怎麼生活的方式定義的新世界理論,也讓人以更精確、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比爾蓋茲也明白,一直以來他不斷用「開發中」、「已開發」的框框去看待事物,其實是非常狹隘的。

透過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新角度看待世界,讓人更深入理解進步的意涵,有興趣的你可以詳讀

參考資料

  1. 《World Economic Forum》:〈Here’s why we need to rethink how we label global regions
  2. 《Gates Notes》:〈Why I want to stop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ing” world
  3. 《Time》:〈Bill Gates Says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e’s Ever Read

延伸閱讀

臺灣的貧窮人口居然世界最低──政府用什麼黑魔法把台灣的窮人藏起來了
低收入戶不等於窮人,那只是政府用來掩蓋我國貧窮問題的遮羞布
發錢給窮人,會讓他們墮落嗎?這位學者在 TED 上用一個實驗翻轉「貧窮」定義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TNS Sofre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