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界上,總會看到一兩件事讓人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這間待租的房子就是給我類似的感覺。
如果單看圖片還不知道是什麼,看標題才驚覺:
哇靠,這是要拿來給人租、是要當套房的啊啊啊
無感嗎?我們把這個物件換算成台灣人比較懂的方式:
1. 房租一個月 2900 港幣,等於每個月要花快 1 萬 1 在這間房子上
圖片截自此比率網網站
2. 實際內部面積為「40 呎」,1 坪=35.9 (約 36)平方英尺,這樣算起來這間房子只有一坪多一點點
裡面內部長這樣,一張單人沙發椅旁邊就是馬桶,馬桶前面就是洗手槽——不要說電視,你連雜物都沒地方放啊!
房東還這樣說呢:
溫馨單間套房在香港窩打老道 1 號、約 3 分鐘地鐵站、樓下有機場巴士 A21、和十幾條巴士線去尖沙咀、各地区、交通非常方便,麻雀雖細,五脏具全,有電梯 ,獨立洗手間,小房間,、有單人沙發床,白天收起,可作小廳,樓下就有、銀行、中、西歺廳、24 小時便利店、恵康超市、生活上非常便利
啊不就好棒棒?
出租在外,再笨的弟、再瞎的妹都會變成謹慎王——所以我說那個房東呀,別拿這種貨色逗我行嗎?
在香港沒有工作到死能負擔生活開銷嗎?
近年香港吹起「移民台灣潮」,據《雅虎香港》報導,申請移民台灣的港澳居民,由 2007 年的 1984 人急升至 2015 年的 6339 人,升幅高達 220%;還有香港媒體會製作「移民台灣「懶人包」」,指導如何移民台灣。究竟台灣對香港人的魅力在哪裡呢?
除了其他政治、個人因素,房價會是一個重點。
一般民眾想在台北買房,要不吃不喝花上 15 年;不過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調查顯示,香港的樓價是全球 406 個大城市中房價最高的,平均下來,香港人不吃不喝 18 年才可買房,已蟬聯第 7 年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
房價大漲 400% 後,住哪兒?
與其他亞洲國家類似,在香港生活,最煎熬的就是咋舌的房價。土地資源的缺乏加上居住人口的龐大,「住」在香港是非常艱難的。
美國物業顧問機構 Demographia 以房價中位數相對於薪水的比例,來排序全球最難負擔房價的城市,香港又是第一名,遠遠超過雪梨、倫敦、舊金山等城市。 自十四年前房價低谷至今, 香港的房價已經漲了百分之四百。
或許你可能聽過香港特殊住房的詞彙:「籠屋」、「棺材房」。「籠屋」是用鐵絲網隔開一個一個空間,每個空間大概只能容下一張單人床的大小;「棺材房」比籠屋好一點,有隔板能有一點個人隱私。那底層收入之外的中產階級們呢?他們住進了「微型公寓」裏面,最小的還有 128 平方英尺 (3.63 坪 ),要價超過 40 萬美元。
這個城市最有錢的人呢?很諷刺的是,靠著不動產大賺特賺。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去年的基本溢利為 180 億港幣;李兆基的恒基兆業地產則為 142 億港幣——全香港最有錢的前十位人士總資產,佔香港經濟體的 48%。
這種租屋開出來不意外,但被罵翻也不意外
有網友不客氣,直接說這是「出租廁所」、「監獄都比這裡寬敞」
相比之下,雖然對於台灣目前政治、社會有時候會無力、失望,但整體來說台灣有相對熱情、友善、寬敞的生活環境和低廉的物價,看完之後我默默以出生在台灣為榮,也不禁思考:如果不討論居住議題,我們無法真正正視貧窮。
參考資料:
BuzzOrange》房價大漲 400%、窮人被逼到只能住「棺材房」…… 回歸中國 20 年後的香港變這樣
其他驚世租物奇文:
【驚世好屋被下架,BO 已備份】羅斯福路 2 坪屋 8500/月,小便得跑台電大樓站
回歸中國 20 年香港只有更慘——房價超越信義區,窮人排 4 年住國宅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