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這次台大校長選舉總共有八個人,每個人對於治校理念都提出了許多解決方針與未來方向的整合,候選人之一的陳銘憲,認為五院院長一半是台大人、台大人在產業界的總體營收貢獻占 3 分之 1、學術界有 41 位校長是台大校友、275 中研院院士中有 136 人是台大人,只有立委一職台大人只占 2 成多——台大作為台灣國際品牌,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改革?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校長,給問嗎?
目前擔任電資學院院長的陳銘憲教授,從自我經歷開場,陳述其人生座右銘為:「做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含有秉持理想、正視困難、務實的解決問題與達成目標之涵義,並提及臺大之於臺灣,是臺灣最重要的大學,亦是臺灣的國際品牌、中流砥柱,並認為我們應於此之中發揮臺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之精神,以建立一個令人鼓舞、愉悅且引以為榮的教學研究環境,由此帶入其治校理念:
追求學術卓越,加強教育品質
陳銘憲院長認為臺大應鬆綁薪酬制度,有具競爭力的工作環境及待遇,才能延攬傑出學者和留才,同時透過教師多元化的評量,才使得同仁能熱愛教學研究、追求卓越,進而形成正面循環。此外,陳銘憲院長也提出臺大應吸引優秀學生(尤其是博士生)、結合提供獎學金的國外招生,同時建立企業研發同仁進修之管道。
另外,陳銘憲院長也指出,應透過善用網路平台、充實教學資源(增加教學助理)、增加博士生出國經費等方式以加強教育品質,同時應重視學生培育跨領域、國際觀與外語能力。
擴大社會貢獻,增加企業募款
陳銘憲院長認為:「大學是社會的良心,社會參與是大學的責任」,並認為同仁可透過借調機制在政府部門及相關財團法人服務,以善盡社會責任。此外,也可建立產學合作制度,鼓勵與有助於學生學習經歷的產學合作,以重視實務與研究的結合。
同時陳銘憲院長認為,募款是推定校務極重要的一環,臺大擁有他校所沒有的 #永續基金,因此可透過充足並善用永續基金以紓解各學院對經費的需求,以形成正面循環。此外,陳銘憲院長也分享其自身的募款經驗,認為每位校友其實都很願意幫助母校,但須讓他們知道其捐獻為有意義之事,其也提出若可結合永續基金制度募款,可提升企業及校友對臺大捐款的意願與額度。
推動國際領先,宏觀校務規劃
陳銘憲院長指出,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於國際領先,必得加強國際化,於「課程國際化」須聘任國際師資、加強外語授課課程,並善用網路平台;於「研究國際化」應強化重點研究領域,並提昇研究成果的國際能見度,於此陳銘憲院長點出國際化和國際知名度雖與現今之世界大學排名高度相關,但無需過度迎合,而遷就排名機制所用之衡量標準,因為國際排名的「測不準原理」會使之無法準確呈現。
此外,陳銘憲院長也提出其校務規劃,於校內應擴建宿舍及校舍、提昇同仁薪資待遇、研擬機制提攜新進、彌補人力斷層。於國內,也應透過人事、經費、組織制度上的彈性,透過具備健全、實質法人化的體質以提昇臺灣高教品質。
現場重點提問
Q1:臺大現有許多現有館舍雖是中研院提供的資源,然許多同學畢業後,因指導教授在中研院,而往中研院跑,且中研院本身就有研究資源,但還要另外跟國科會競爭資源,對於臺大及中研院間的磨合,您怎麼看?
A:我個人很樂觀,我將其定位成相互合作的關係。目前我們的資料科學等學程,皆是共同指導原則,由中研院及臺大的教師組成指導組,再讓學生找適合的指導組。唯一會形成競爭是在研究資金申請部分,我自己是覺得還好。幾年前立法院有提過中研院不要申請資金,但後來科技部高層認為經費還是要有競爭關係,才會讓中研院走出去和他領域的人接觸。
Q2:您於報告中提及落實善盡社會責任,而在學生會「校長,給問嗎?」中有提問服務學習的問題,教授您的意見是看是否有服務學習的精神,然同時您認為老師借調去政府單位也是一種回饋社會責任,卻沒提及借調是有薪水的,想請問你針對此點的看法?
A:所有的制度都可以去瞭解,我需要去瞭解現在學習服務的制度。我們當初設立這個制度必定有他的原因,我認為同學的學習生活環境是重要的。另外關於借調的部分,是可以領該借調單位的薪水,但學校就不支薪了。
Q3:在國際學院部分,其實有相當多的疑慮,例如:硬體設備將花費高昂貴用,且臺大本身英文授課極為不足,欲改善必定需增加許多經費,此外我們的國際學院學費比日本早稻田大學更為昂貴,於此需有許多花費卻又不見得能吸引到國際學生的情況下,教授您怎麼看國際學院?
A:在做任何計畫,一開始應該要試點,重點先行,這件事情就是經驗與價值,做出一個成功的案例後,即可正面循環,並非一開始就全面的開始運行。我們收學生也沒說一定要收多少的學生,且遲早我們皆要面對此國際化的問題。
Q4:教授您認為在經費有限(如高教深耕經費可能減少)的情況下,優先投入哪些院系的發展?或如何平均目前在各學院經費分配十分不平等之情況?
A:經費不平均的問題,應該要針對各學院之需要去分配,要各學院平均並不是非常好的方向,因為各學院差異很大,我們的指導原則應為協助各院發展。
Q5:我是臺大職工,針對研一事件同學跟保全受傷部分,一開始學校承諾會協助保全募款,但最後僅看到學校為學生募款,保全募款部分無任何下文,雖然保全雖不是學校職員,但想請問教授,學校是否該對其有更多協助?
A:對這類事情學校總是可以給予協助。我並沒有參與此事,但我認為針對這個事件,只要是受傷的人,同學跟保全應該給一樣的同情跟關懷。
Q6:補充上述問題向您提問,臺大是否應重新檢視派遣勞動雇用的狀況,在之後可以減少派遣勞工的雇用?
A:派遣人力是否要減少要全面去看,減少派遣人力就是減少聘任彈性,這個問題是個議題,但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了解其人力跟制度。這是一個好問題,但並非是馬上可以回答 Yes or No 的問題。
(本文網站 校長,給問嗎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治校理念說明會速記-陳銘憲院長 〉,首圖來源:陳銘憲院長網站。)
一口氣看更多台大校長候選人
【台灣最高學府校長選舉登場】不砍文組經費!聽這位候選人如何栽培人才:王汎森【台灣最高學府校長選舉登場】人文科技並重,看這位候選人怎麼將文組理科雙結合:張慶瑞
【台灣最高學府校長選舉登場】力推大一不分系!他是台大校長候選人:陳弱水
【台灣最高學府校長選舉登場】推動國際友善校園,他這樣維護台大價值:吳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