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聽到台灣地方首長的嘴巴裡吐出這句話:
「我們對設計要花錢不習慣,設計花錢,我們要接受這個事實。」
「所以是這樣,我們要慢慢從『呷粗飽』的社會進入一個吃比較好的社會。」——柯文哲
上個月月底(11 月 28 日)柯文哲在「市長進行式」這個節目上談及他對公園設計以及設計本身的想法,內容約莫是台灣人只要花多一點錢去設計,就會嘀嘀咕咕,但我們如果想成為文明國家,就得尊重設計師的智慧權,接受「設計要花錢」這個事實。「以前公務員都怕被說圖利廠商,所以都用價格標,我現在每天都逼他們用最有利標,讓我們新的公園慢慢把共融式設計擺進去,的確是比較貴的沒有錯。」
不只公園有融入設計,柯文哲的政績(自己誇自己)網站真的是有設計感到哭。
注意,這裏的「設計」,不僅僅是網頁很美而已,也包含其中的訊息傳遞。
這個網站是資訊設計公司簡訊設計和台北市政府合作,製作一系列市政成果網頁、主視覺,這個網頁還不是完全體,之後會陸續上架其他資訊內容。但光是看到 landing page 就讓人好期待往下滑能滑出什麼東西啊!
台北市政府透過這個網頁溝通了四件事,也是北市府近期的四大政績:興建公宅與改善傳統市場、老幼福利措施、世大運成果回報、西區與東區門戶計畫。
(是不是超美!)
簡單好懂的資訊網站,是溝通的第一步,政治人物不可能閉門造車不和民眾對話,也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說話」,不去理會市民到底想得到什麼資訊、想透過什麼方式獲得資訊。
其實三分鐘速速滑完網頁,老實說,私心不認為柯文哲有多厲害,但令人佩服的,是他不像傳統政治人物丟個幾十頁的 word 檔(標楷體,12 號字,裡面全部都是文言文)的報告書,而是把資訊傳遞、設計的舞台交付給專家,讓民眾不用跨過什麼門檻就能看到北市府的政績,市民可以藉此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真有改善,市府也能透過這種方式自我宣傳。
你說這是為選舉備戰?可以;要說這是拚連任的手段?也可以。但他確實把「他認為是政績」的項目,用清楚的數字、簡單的圖表、吸引人的包裝,成功遞給市民:
而且這個政績網站還藏有彩蛋!這個「奔跑吧,台北」好像是什麼網頁小遊戲,讓人很期待啊!
回到文章開頭討論的事,習慣代工思維的台灣業主經常會以成果的形體、材料,回推自己是否需要下此成本,但忘記設計、創意本身也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必然會有成本,必然得把舞台交給專業。
設計不只是設計師的作品、更是一種能改善社會的方式,各位讀者想一下,如果有更多公部門願意投資在設計上,市民便能以更低的門檻了解、溝通、參與政治,台灣不見得會一口氣進步神速,但至少絕不會走上資訊不透明、政府恣意踐踏民主的舊政治老路。
我也想看北市府的最美成績單:進步價值 光榮城市|2017 臺北市政府 市政成果 輕鬆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看完這些宣傳,我一度以為政府變聰明了
【政府出品的街舞影片美瞎我】柯文哲你不要以為自己沒對手,桃園燦哥跟你一樣會玩
東門市場這麼潮?柯 P 打造「王家衛風格」宣傳片:如果只有 30 分鐘認識台北,看菜市場
【什麼!這是政府拍的廣告】國家級聰明包!這些政府行銷廣告竟然讓我按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