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黃國昌罷免投票,安定力量賺到了近五成的「罷昌票」,但這真意味著黃國昌選區(瑞芳、貢寮、雙溪、平溪、金山、萬里、汐止)的選民是沒通過智力測驗的笨蛋嗎?本文作者是《風傳媒》的國會記者,以他自身的經驗來看這場罷免投票,重點或許根本不該擺在批評選民身上。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林瑋豐(風傳媒國會記者)

為什麼這次罷免投票不該說汐止人沒通過智力測驗?

罷免投票結果跟我預期一模一樣,同意票離 25% 還有一段距離,不同意票一定遠低於同意票,不可能通過。同意罷免票近七成,但你絕對不會說選區有七成選民都贊成罷免。

我的外公、舅舅、表哥們都是汐止人,這種罷免投票他們根本不會去投,但這就是投票行為,除非重大到總統或市長選舉,人們對於更小型的投票意願本來就低。每一次立委或地方首長有補選,投票率一項低,你會說那些投票動力低的人智商有什麼問題嗎。

更何況黃國昌個人風格雖強烈,但就不是一個爭議大到不喜歡他的人都要付出成本去投票的立委,當然當年的蔡正元恐怕也是。

有人開始拿投票結果對選民嘲諷,包括選前各種「智力測驗」的比喻。我只能說,再繼續這麼高傲吧,投票行為與民意就是會有這樣的差距,這不過是基本民主常識。

我相信若強迫選區裡人人投票,反對罷免票一定比較多,但現實是,主導罷免方的宗教背景及荒謬論述,一開始就把市場做小,反對方當然也就跟著只會在同溫層裡。

我認為,公投和罷免必須有一定的、就算比現在再低都好的門檻機制,就是因為這跟「二選一」、「多選一」的選舉不同,除非極端爭議議題或人,贊成方的投票動力遠高於反對方,投票意願既然有不小的差距,那贊成方必須以某個門檻證實罷免此人或此議題有重要性,這個重要性能驅使可能假日要上班、要休息、在外工作求學者,付出不低的成本前往投票,尤其是反對票。

這場罷免投票是 2018 大選警訊,時力請小心

另一個現實,時力當然把罷昌投票當做地方選舉前哨戰來打,但投票結果也展現出,如果當年選贏的基層組織「上面沒有要動」,單靠這兩年長出來的支持者和空氣票,時力現在的實力到哪裡,這是一個警訊。對民進黨而言,這也是一場「口頭喊喊不支持罷免但不動用傳統組織票,能抽掉你多少票」的軍火展示。

(本文經原作者 林瑋豐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 在此,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你可能想更了解黃國昌罷免案

【戰神 60 分鐘 BO 直播紀錄】真被罷免會改選新北市長嗎?黃國昌你怎麼說
【投稿】黃國昌用比別人更少的資料,卻查出更多犯罪事實──台灣人真的要罷免他?
我泛藍,但這一次我挺黃國昌──曾經反 318 學運的他為何會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