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央社》 10/1 專訪總統蔡英文,談本次內閣改組的人事決策過程,包括閣揆賴清德、最受爭議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副閣揆施俊吉的任命原因,甚至「怎麼沒有找陳菊組閣」等問題,蔡英文都一一回答。
原專訪一共分成四個篇章,為方便閱讀、釐清脈絡,《BuzzOrange》經授權後重新整合編排為一篇完整專訪文,請見以下內容。(責任編輯:鄒家彥)
為什麼小英找賴清德?簡單說:他能用人話解釋政策
新內閣上路後,個性強勢的行政院長賴清德與總統蔡英文如何互動,備受關注。蔡總統 10/1 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強勢的人在一起並不壞,只要我們在任務與功能上有互補、分工」;而她與賴清德的政治歷練,「剛好互補」。蔡總統說,其實前行政院長林全、現任行政院長賴清德都很強勢,但她與兩人互動都很好。
蔡總統分析,林全擅長政策規劃,過去一段時間,林全帶領智庫、政務官,把民進黨對台灣社會問題的研究以及解決方案,轉換成可執行的政策。
她說,第一階段完成後,進入第二階段的執行,「很多政策成敗其實是在執行的效果」;在執行階段,政治經驗豐富而且跟民意脈動比較貼近的行政院長,可以把政策解釋得非常清楚,也可以把人民心裡的感覺納進決策過程,她相信賴清德應該會做得很好。
至於總統與閣揆如何分工與互補?蔡總統說,她的政治生涯,大多是在處理國安、經貿事務,當過政務官,也做過短時間的立委,還擔任民進黨主席很長一段時間,民進黨從在野到執政過程,她應該是參與最多的,政治布局也是最熟悉的。
她說,「整個執政的目標、議程,到現在為止應該是我最清楚,畢竟我是民選的總統」,但是,一個總統不可能在處理這麼多事情之後,還要分很大精神去處理很多執行的工作,尤其執行工作往往牽涉地方政府,必須要有人分工。
蔡總統說,以賴清德豐富的政治經歷,再加上地方行政歷練以及長期做立委的歷練,「他與我剛好是互補的情況」;「我們幾乎也沒有什麼磨合期,我們現在的互動,我覺得都蠻順利的,在很多問題的討論上,我們也都互相尊重,沒有出現什麼重大歧見」,她表示,畢竟都是在民進黨的系統裡去考量價值與政策目標。
金管會交給顧立雄,希望他能從外面帶點新東西給這個封閉的組織
關於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人選由顧立雄擔任,遭質疑不具金融背景,蔡英文表示,是她先有這個觀察,再和前行政院長林全、行政院長賴清德討論。
長期以來,金融體系監督和被監督者角色難以釐清,易產生公眾信賴問題,由非金融體系的顧立雄出任金管會主委,就是希望社會對金融機構多一層信賴。
蔡總統說,政府一方面擁有金管會,一方面又有可以控制的金融機構,且金融體系裡的監理人,過一陣子就會在公股銀行擔任另外一個角色,雖然有旋轉門規定,但長久累積,監理的人和被監理的人之間會有角色混淆,甚至出現被監理的人,就是監理者前長官的情況。
她解釋,她並不是質疑任何一個人角色扮演錯誤,但是這種角色混淆的情形,的確很難說服一般社會大眾。也會產生公眾信賴的問題,像兆豐銀事件就是如此。
因此,蔡總統指出,必須要找既有體系外的進來,顧立雄執業30幾年,律師處理不同案件,可以理解案件背後產生爭議的生態,不論是金融的或社會的,且顧立雄的歷練完整,很容易進入狀況,也可以「帶給相對封閉的體系一種外面的想法和觀感」。
蔡總統說,在民主社會講究透明、民眾希望能對政治機構產生信賴的情形下,「我們發現信賴基礎有一個空隙,希望顧立雄把這個 gap 接起來」,讓社會對金融機構和監理單位多一層信賴,這是最重要的工程。
此外,對於外界質疑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不具經濟背景,蔡總統主動說明,大家對國發會的印象,還是停留在經建會時代的國發會。政府組改之後,管考機關不見了;過去一段時間政府研考功能確實弱化,需要國發會在產業經濟功能外,再強化研考功能。
至於為什麼是陳美伶?蔡總統說,陳美伶擔任過行政院法規會主委、副秘書長和秘書長,熟悉行政院體系,也了解國家政策,此外,陳美伶在台南市政府很有經驗,政府很多計畫執行是在地方,因此她待在國發會很合適,「她的人格特質也適合」。
蔡英文難道沒有考慮過找陳菊當行政院長?
蔡英文也說,內閣改組過程中,高雄市長陳菊都有參與,她也透露陳菊和前行政院長林全一樣,「對於由賴清德擔任閣揆,都有高度共識」。而整個組閣過程中,大家都是坐下來一起討論。
在被問到是否曾考慮過由陳菊組閣,蔡總統則說,以陳菊的歷練,做什麼事都勝任愉快,不過高雄這幾年建設非常多,陳菊希望在她任期結束前,這些重大建設能順利進入新的階段。
另外,蔡總統也指出,在民進黨現階段執政,陳菊扮演的角色,其實非常吃重,民進黨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上有分量的人,能夠坐鎮在南部,「讓我們的基礎可以穩固,讓整個執政團隊的支撐可以更強」,所以這個階段,非常需要陳菊坐鎮高雄,對2018年選舉更是如此。
至於,內閣改組時機點,是否如外傳曾考慮過等到明年1月,蔡總統解釋,今年6月,林全跟她說自己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差不多了,兩人開始討論換閣揆;他們也去徵詢一些意見,並同時與陳菊討論,「意見蠻一致的,都覺得賴清德是最好的人選」,只是,何時改組,還是看政治議程以及幾個重大的案件處理過程。
蔡總統說,整個時間上的考量是保持彈性;等到了8月底,幾個大案子包括前瞻計畫等等處理得差不多,覺得時間到了,才進行內部改組。
行政院副院長的人選,是賴清德自己先提的
內閣改組換了賴清德等行政院三長,以一個行政團隊來講是蠻大的變化。對於副院長施俊吉這個人選如何產生,蔡總統說,她不能講太多,但是確實「施俊吉的名字第一次是由賴清德說出來的」。
蔡總統表示,對內閣來說,內閣團隊最重要的就是三長,那是一個團隊的核心,按照賴清德的規劃換了三長,以一個行政團隊來講是蠻大的變化。
蔡總統說,其他的人選也都由賴清德再重新檢視過一遍,看看在他領導下,其他人選是不是可以跟他在一個團隊裡一起努力,「不能說沒有他的色彩」,他們在幾近2到3個月的準備過程,都一一檢視過。
延伸閱讀
【蔻擊‧蔻集】賴清德接閣揆,將與蔡英文攜手創造四贏
【高潮!賴清德衝了】台灣行政院長主張台獨!賴:不論擔任哪一個職務都不會改變
國民黨崩潰成這樣看來選對人了!顧立雄接金管會,藍營嚇歪全紀錄
—
本文部分內容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編輯,素材包括以下四篇:
與賴揆互動 總統:強勢的人在一起並不壞
顧立雄掌金管會 總統盼讓社會信賴金融監理
蔡總統:內閣改組過程 陳菊都參與
內閣改組 總統:施俊吉的名字是賴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