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

人生是一條長長的路,我們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以為就快要接近痊癒的終點,卻從來不存在著終點,我們卻依舊有滿腔的悲傷無法自癒。

這些太過黑暗的念頭,就讓追奇替你痛、替你寫。

(責任編輯:余如婕)

書名:結痂
作者:追奇
出版社:時報出版

〈沒有慧根〉

喜歡上一個人
想牽著她手,相戀確認
我們一定
一定都曾經
為了她練唱一首不熟的歌
寫乾墨水
只求一個漂亮的字

為她戒菸,因為她就是菸的主因
為她買下所有
同個詩人的作品
逛覽最難為情的花店
研究花語中、字句中
那深層的隱喻

學習放慢

好保留一些直白的喜歡
適時轉彎,耐心等待
相信聰明如她
願意來解這類迂迴的示愛
願意誇我們
做盡了所有不像自己的事——
還是成不了她心中聰明的模範

讀她的笑
捧她的淚
開心她光一般地靠近
也理解她
雲一般地出走

身作一位解題者
怎麼可能真的愛上
千變萬化的問號?沒想到
熟能生巧只是看待一切荒謬的錯誤
仍不覺自己
真的愚鈍

〈夢遊〉

深夜交談
以我們獨有的語言
晦澀如青苔爬滿矮牆
迂迴如線香
薄煙的走徑

窺探有沒有人在專心
問一個答案
答一個問題
找一個有共鳴的惡習
拯救自己

思索我們
互傳的暗喻
算不算藥包一帖
有時甘心服用
有時心生抗拒

能病,其實也是好的
至少能讓一些事物
留在這裡
畢竟規範總是太多
真正遵守時
早已有了更新
更嚴謹的規範

所以你根本無須
提醒我,要對自己寬容
在這白熱化的節季
拿一片葉子遮光
葉子的邊緣
還是看得見光

【活動訊息】

繼《#這裡沒有光》後,追奇推出第二本詩集。

總和2015年冬天至2017年夏天的日子,80首記載
擦撞、流血、#結痂
所有你可能也經歷過的,努力復原的過程

?「人生是一條長長的路,我們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以為就快要接近痊癒的終點。然而真的存在著終點嗎?許多事件的發生,記得或不記得,都使我們成為結痂的人。這層痂,也許厚也許薄,也許是靠自己想像──皆說服了自己擁有防護,可以敵得過未來任何形式的突襲──直到某個夜半再禁不住內心叫喊,回到那片曾經溺斃的海洋,才澈底曉得,傷口還在疼。」

?我們以為好了的事,到頭來似乎不能算是真的好了。這樣的結果,我一點也不後悔。
──#追奇(節自作者自序)
8月20日晚上七點歡迎前來聆聽追奇的創作之路

▲活動時間:8/20
▲活動地點:青鳥書店
▲講者:追奇
▲與談人:蔡仁偉

【 入場費方案 】
民眾 200元 / 人(活動當日由民眾現場繳交給青鳥書店)
附台灣在地茶飲 (一大壺,約4L) 以及紙杯,入場民眾可自取飲用。

(特色圖片來源:Free-Photos,CC liscened。)

推薦閱讀

【告白】我不是玻璃心,而是真的生病了:一個重度憂鬱症病患的故事
憂鬱症患者腦內大剖析:我不是心情不好,我是真的生病了!
如果你真的關心房思琪,該做的不是殺死狼師,而是終結製造他們的萬惡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