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明明身為主場,世大運上線的英文版媒體手冊上,卻寫著“Introduction of Our Island-Chinese Taipei”!原本這是將台灣行銷到全世界的機會,現在竟然要用這麼委屈的方式介紹自己。對此柯文哲表示:「一看就知道改過頭」,北市府送出去時都是寫 Taiwan,但是國際大學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FISU)有審核權,常常又會被改成Chinese Taipei。

這樣的說法根本不能解決任何事!這不是台灣第一次被矮化成「中華台北」,過去台灣的政府官員也就得過且過,姑息這件事情三番四次出現,社民黨委員苗博雅便對此討論了三件事,希望以後政府可以好好思考該如何解決:

(責任編輯:余如婕)

圖片來源:苗博雅提供

文 / 苗博雅

昨天中午貼出對Chinese Taipei的批判後,有人來跟我說,我跟吳崢在八卦板都被噓,被酸覺青,現實的風向已經變了。

說真的,比起憂讒畏譏,斤斤計較自己是否受歡迎,為了討喜而言不由衷,我更喜歡講真話。

以下我講實話,想聽實話的人就繼續看下去;只想玩選邊站、挺誰反誰的,恕我招待不周。以下討論三個問題:

1. 奧會模式有全面禁用 Taiwan 嗎?
2. 政府可以怎麼做?
3. 以後能做什麼改善?

有些人說,Chinese Taipei 是國際奧會(IOC)的規範,不懂不要亂批評。

看運動超過 15 年了,學法律也超過 10 年了,我怎麼會不知道 IOC 的奧會模式。但問題是,IOC 的規範的範圍是什麼,這些拿奧會模式出來說嘴的人,真的有把洛桑協議內容看清楚嗎?

簡而言之,IOC 模式要求我們用 Chinese Taipei 作為參賽正式名稱,這是事實。奧會模式拘束我們的「會旗」、「會徽」、「會歌」也是事實。

但,IOC 的協議,並不包括禁用 Taiwan 作為地理名詞,不包括把地理上的 Taiwan Island 改名為 Chinese Taipei island,不包括把國際通用的 TWD 改成 Chinese Taipei Currency,也不包括把台灣黑熊變成「中華台北特有種」。

這些荒謬的用法,都絕對超出了 IOC 協議的範圍。合約裡沒寫的事情,我們為何要自我設限?為何不該爭取?

是 FISU 硬逼我們改的嗎?

但 FISU 自己的官網上,大大方方地寫著 Taiwan 耶。為什麼?

還是回歸到洛桑協議的內容。IOC 的奧會模式,並沒有禁止 Taiwan 這個名詞在文宣品出現。

Taiwan 作為國名,不被國際承認;但就算退一萬步,Taiwan 作為地理名詞,是被國際廣泛接受的。

那講了這麼多,政府可以怎麼做呢?

遇到台灣國格問題,不是只有「主動屈服」和「全面開戰」的二元選項。

「保持爭議狀態」也是折衷的方式。什麼是保持爭議狀態?簡而言之,就是「即使最後迫於壓力不得不低頭,我們也該清楚明白讓全世界知道,我不願接受這種稱呼。」

既然耗費這麼多資源辦比賽行銷台灣,主辦單位至少需要嚴正表示「對於正式名稱,我們不樂意,但礙於IOC的協議,我們不得不低頭。」

如果除了正式名稱要矮化,連地理名詞都要矮化,那就應該一句一句據理力爭。世上沒有 Chinese Taipei island,就算用 Formosa island 都好得多。真的沒有爭取的空間?

2009 年高雄世運(World Game)的官網簡介就是務實爭取空間的案例。

在 IWGA 官網上,雖然有政治意義的用字無法使用 Taiwan 而被改用 Chinese Taipei,但地理意義的用字,仍然是 Taiwan。甚至還有一段文字特別說明,為何Taiwan 要被稱為 Chinese Taipei。

就算 FISU 真的這麼硬,只准自己官網用 Taiwan,不准主辦國自介,最低標,至少好好順稿、潤稿一次吧。難道文句詭異的英文寫作,也是 IOC 的規定嗎?

就算要概括承受中國國民黨搞出來的奧會模式,當別人的要求已經超過奧會模式,我們還要繼續拿奧會模式來自我催眠嗎?

更別忘了,所謂的奧會模式,協議內容更包括「國際奧會確保我國奧會依據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規定,享有與其他經國際奧會認可之國家奧會之同等地位與權利,以及參加各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與國際奧會贊助之其他各項活動之權利。」

要把地理意義的 Taiwan 都改掉,有符合「享有與其他經國際奧會認可之國家奧會之同等地位與權利」嗎?

就算這次木已成舟,那以後可以做哪些改善?

若想當中華台北,每次參與國際比賽都可以當中華台北。我們爭取主辦世大運,不就是希望能夠爭取行銷台灣的機會嗎?既然要行銷台灣,針對全球體育記者發放的媒體手冊,就是最好的機會。

台灣國際處境艱難,人民也不會做不合理的要求。只不過希望政府官僚能夠在處理業務時,把國格爭議納入考量,積極爭取該有的空間,不要讓國際以為我們自願當Chinese Taipei。

這次會出問題,不能只怪任何單一個人。「政府機關各行其是,公務體系欠缺警覺意識」才是長期的病灶。

這次辦世大運,誰都想得到一定會遇到政治打壓。但政府機關欠缺連結,負責外交的單位沒有介入處理,也沒有真的懂國際法、能據理力爭的專家,主辦單位又欠缺警覺意識,只管辦比賽、處理庶務,疏忽了外交、國格的面向,上級也沒有特別交代要注意。

所以就產生嚴重的失誤。

未來的改進,必須讓公務體系基層有國格問題的警覺意識、高層不要怕事,加強各機關的連結。台灣的國際空間,必定能一點一點累積。

小國難為,被大國打壓的小國更難為。正是因為台灣的資源很少,所以每一次機會都要更嚴謹地把握。處在這樣艱難的境地,難道納稅人連要求政府多用點心,應該不過分吧。

覺醒青年不管再怎麼被酸,至少還是創造了 318,改變了歷史。比覺青更沒價值的是失敗主義:因為很難,所以什麼努力都不用做。比失敗主義更沒價值的是失敗主義推銷員,不但自己失敗主義,所做的唯一努力就是到處當要求別人一起信失敗主義,也什麼都不要做。

最好是什麼都不要做,逆來順受,連批判都不用,這樣台灣就會進步了。什麼都不做,我們自然而然就能保持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是嗎?

我不相信這套。我相信,獨立自主的生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不進則退,每天都要努力去爭取。

延伸閱讀:「地理意義的台灣」與「國家名稱的台灣」

參考資料

奧會模式實質協議內容

2017 台北世大運 FISU官網簡介

2017台北世大運媒體手冊內容

2009 高雄世運 IWGA官網簡介

推薦閱讀

【台北市政府上演《你的名字》】一個世大運捷運燈箱廣告,懂了台灣人都活在一座沒名字的島
【解密中華台北】台灣本來有機會以「Taiwan」參與世界賽事,卻被國民黨硬生生改成「中華台北」
【連署人數破七萬】不是中華台北也不是中國!日本網友推「台灣」正名參加東京奧運
又矮化自己?APEC 會方稱我「Taiwan」,宋楚瑜代表團卻自稱「中華台北」
CNN 認證政治打壓:中華台北是不存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