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台灣大學參加「COSCUP(開源人年會)」演講提到,若把預算放網路公開檢視,就不需議員監督。柯文哲今天受訪認為,21世紀網路的興起,讓間接民主又往直接民主移動,但過渡期要怎渡過,還得思考。
柯文哲演講中提及公開透明的重要性,並說,如果將市府預算全部放在網路上面,相當有270萬名市民、甚至2300萬人在網路上看得到預算,還需要議員監督嗎?不用嘛。
柯文哲舉例,2000年前希臘城邦是直接民主,但17世紀後國家太大難以管理,間接民主、政黨政治因此出現。他表示,21世紀網路興起,直接訴諸民意又成了新方向,讓間接民主往直接民主的方向移動,但這個過渡期怎麼渡過,還得思考。
柯文哲也說,台北市議員的素質都很高,甚至有人說比立法委員還高,他在議會備詢時,都會將議員的意見帶回認真研究。至於未來是否不需議員監督,柯文哲回答,未來是多久?間接民主的興起也花了一兩百年。
雖然柯文哲的說法在許多人耳中聽起來痛快,但實際上去思考,現階段來說是非常難以達成的。
如果真的讓預算通通都要通過台北市民投票來決定,怎麼可能真的有辦法達成有效率的民主?光是整個台北市的預算可能一年都審不完了。何況至今不論是 i-Voting提案,或是先前廉政委員會,都感覺柯文哲希望達成的「公開透明」仍然有著一段距離。
柯文哲的理想很美好,也是台灣長期以來需要改革的弊病。推廣民主是重要的方向,這份決心也值得認可,但輕易斷言「不需要議會」沒有必要,直接民主也不是靠精神喊話就能實踐。
例如柯文哲說:
當市長發現,團隊打選戰很神勇,進台北市政府卻一蹋糊塗,因為打選戰時萬眾一心,打贏選戰後萬眾萬心,所以建立使命、願景核心價值;北市府目前有4個核心價值,「正直誠信」、「開放共享」、「創新卓越」、「團隊合作」。
這就是柯文哲如今面臨的困境:選戰時,喊口號很有效;但選戰後,卻沒有一個願意這一座的團隊。
柯文哲需要的是能夠認可那些口號,並且長期實踐這些價值並確實團隊合作的組織文化。失敗可以想像,但失敗之後有沒有持續發展?就以 i-Voting 為例子吧:有多少市民正式註冊台北市民卡了?有多少局處用心促進全民參與?有多少資源投注在持續優化ivoting?
如果做不到,那就會看起來像是空口喊幹話。
更重要的是,如果整個台灣無法認可這樣的價值、只想把希望寄託在政府某一天開始突然會變好,那就更不可能會實現。
參考資料: 批前瞻 柯P:沒正直誠信的團隊是共犯結構 柯文哲:網路讓間接民主走向直接民主
推薦閱讀
【打臉前朝官僚】不要問我為何以前可以先編預算再計畫,我柯文哲當市長絕不允許!
前瞻計畫就只是想花錢!柯文哲向林全下戰帖:不服說法就上媒體辯
【海綿治水錯了嗎?】柯文哲點破台灣施政亂象:國家很奇怪,都喜歡做沒效且花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