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 週年,習近平才發表了演說,再次強調統一的決心,並宣布軍改 2020年會完成

他表示雖然中國愛好和平、絕不搞侵略擴張,但有戰勝一切侵略的信心,並且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也因此點名了國民黨反動派說是「背叛革命、背叛人民」。(沒想到有兩岸共識了)

緊接著,中國媒體就發布了這則新聞,強調統一台灣已經有時程表,顯得相當有信心。

註:本文全文轉載自中國媒體《觀察者網》,為了原汁原味呈現內容,故不修正針對政治主權之用詞。

(責任編輯:林芮緹)

就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港臺媒體紛紛關注起解決兩岸統一時間表問題。

7月28日,香港網媒《超訊》的專欄作者紀碩鳴發文關注兩岸問題。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隨後,台媒「中央日報網路報」也發表社評,稱只要大陸國力越來越強,兩岸關係越來越壞,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會越來越高,「解決臺灣問題確實可能有時間表」。

就「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臺灣特區護照」等說法,台當局陸委會一聽就立馬急了,駁斥這是「謬誤的倡議」,絕不接受。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則分析說,他並沒有聽說過在籌組「籌委會」,這不能代表北京政策,可能只是某單位建議而已,但這「很有創意」,「如何實現統一,大陸早已開始一步步推動」。

台親綠媒體的報導截圖

港媒: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

今年8月期的香港《超訊》雜誌引述北京涉台系統的知情人士稱,「可以肯定地說,北京要解決臺灣問題」。

知情人士表示,「既然臺灣執政者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並在台獨路上越走越遠,北京無所顧忌,且也有能力,到了這個時間點來解決久拖不解的兩岸問題。」該人士還指出,北京會步步緊逼,不會手軟,更不會以臺灣的意志行事。

報導另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北京考慮計畫籌組「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將邀請臺灣的知名人士參與,籌備委員會選址不在北京,很有可能在廈門。

在去年,該雜誌就曾引述一位元接近北京涉台系統的知情人士的話稱,北京已經不對蔡英文懷抱希望,正頻頻出招,先從廢了臺灣「外交」武功開始,後面還會持續出招,經濟的、文化的,甚至軍事的。「這不是釋放信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此外,文中還提到臺灣「國際地位」日益下降,臺灣「護照」漸漸被人遺忘。

文章舉例說,此前有一名臺灣女士因持臺灣「護照」,被拒絕進入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參觀;之後臺灣體操代表隊到哈薩克參賽,又因落地簽證許可函中國籍一欄標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所持臺灣「護照」不符,遭到哈薩克方面拒絕入境。

因此有大陸學者提議,可以讓北京試行「臺灣特區護照」,讓有需要的臺灣民眾先試行。「邁向兩岸統一是一個過程,讓臺灣人逐步知道搭上中國大陸發展的便車的便利性,也就慢慢接受這樣的事實了。」

對此台當局陸委會立馬急了,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這是謬誤的倡議,將臺灣「矮化」,試圖激化雙方衝突,臺灣絕不會接受。

台陸委會主委張小月

台媒:大陸全力「防獨」 加速「促統」

針對港媒的闡述,7月31日,台「中央日報網路報」也發佈了一篇社評,肯定了這些看法。文章表示,大陸對於臺灣問題,一直視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最後一塊拼圖,但也充分理解,解決臺灣問題不可能一步到位。

1950年,毛澤東接受訪問時就表示,「臺灣問題可能立刻可以解決,也可能50年後,或100年後才能解決」;

1987年4月,鄧小平也表示,「對臺灣的政策,按照一國兩制方針解決統一問題後,50年也不變」。

這些都表明了中共老一代的領導人雖都想達成國家統一,但都明白解決臺灣問題的複雜性,所以統一始終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大陸也把「防獨」看得比「促統」更為重要,更為優先。

文章中稱,特別是2008年馬英九上任,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關係快速解凍不但簽訂多項協定,兩岸官方開始接觸,雙方領導人也公開會面,和平統一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由於美國不樂見兩岸走得太近,再加上民進黨不斷扣上「親中賣台」的帽子,迫使國民黨政府非但不敢恢復「國統綱領」,與大陸簽訂和平協議,而且還一再強調「不統、不獨、不武」;原本標榜的「先經後政」也變成「只經不政」。使得兩岸雖然在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展,但在統一方面,卻沒有任何突破。

2013年,在印尼APEC會議期間,中國領導人就明確指出「兩岸存在的政治分歧終歸要解決,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兩岸的政治分歧是什麼?當然就是兩岸定位和國家統一。

文章寫道,由於國民黨遵行「九二共識」,儘管強調「各表」,畢竟還承認「一中」,以大陸方面並沒有對臺灣施壓「促統」。

而在去年,臺灣政黨再度輪替,蔡英文經濟上採取「新南向政策」,企圖減少對大陸經濟依賴;政治上與大陸對峙,始終不肯承認「九二共識」;文化上積極推動「去中國化」,與中國脫勾。種種作為顯現,蔡英文雖然沒有推動「法理台獨」,但在「台獨」路上從未停頓。

面對兩岸漸行漸遠和臺灣「天然獨」越來越多的事實,大陸除了全力「防獨」當然也要加速「促統」;對於任何從事分裂獨立的勢力,固然要強力制止,對於一切有益統一大業的工作,自然也要積極進行。

且毫無疑問,只要大陸國力越來越強,兩岸關係越來越壞,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會越來越高。可以預見,縱使「臺灣特別行政區區籌備委員會」短期不會成立,但「臺灣特別行政區護照」,卻極有可能實施,屆時臺灣民眾一證在手,通行無阻,若不使用,則處處碰壁。

大陸學者:時間表與「兩個百年」有關

針對「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臺灣特區護照」的說法,中時電子報7月30日報導稱,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表示,他並沒有聽說過在籌組,這不能代表北京政策,可能只是某單位建議而已。

但倪永傑表示,這想法「很有創意」。他說,如何實現統一,大陸早已開始一步步推動,如上海市研究如何提供臺灣民眾「同等居民待遇」,法律層面保障臺胞權益;各省市為提高臺胞政治參與,邀台商擔任政協會議特邀代表,開會時列席建言獻策。
倪永傑還以臺胞證為例表示,現在已有聯合國相關機構只接受臺灣民眾持「臺胞證」參觀,未來是否有更多國家跟進,值得觀察。

此外,倪永傑認為,「統一時間表」相關的說法,應是來自大陸「兩個一百年」(雙百)目標,第一個百年:是中共建黨100周年的2021年;第二個百年:是中共建政100周年的2049年,被民間視為「統一臺灣時間表」。

去年10月,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記者會上就曾表態稱,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有祖國大陸的繁榮進步做基礎,有13億多中國人民的強大民意做後盾,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歷史步伐。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推薦閱讀

美聯社駐台記者提出嚴重警告:中國將在 2018 年侵略台灣
到中國發展就有錢?作家韓寒戳破殘酷現實:來中國兩年, 台灣年輕人失業焦慮就會好!
你家里長早就投共了!想統戰台灣,原來只需要給里長們爽爽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