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前瞻計畫推出,台北市長柯文哲痛批前瞻計畫的軌道建設「就是想花錢」,光是軌道建設經費就高達 9558 億元,對全國人民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國外在搞無人車,我們卻還在玩上個世紀的把戲。關於前瞻計畫軌道建設的相關評論不少,本文以戰略遊戲當比喻,切入前瞻計畫的軌道建設到底為什麼人人喊打?

延伸閱讀:【本日最狂:批踢踢三次 OP 都推爆】所有人都沒認真看前瞻報告,黃國昌發現內文連標點都抄馬政府

(責任編輯:余如婕)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 / heisego

相信大家都有玩過一些即時戰略遊戲,像是《世紀》、《星海》或《紅色警戒》,這些遊戲的特徵就是在不同時期都有「低階」、「中階」、「高階」等不同的兵種,而且共通點就是:

1.前期的低階兵種往往血薄、攻防低,但是造價便宜、生產速度也快,有利於馬上海出一波成為即戰力。

2.後期的高階兵種與前者相反,血厚、攻防高,但是造價昂貴、生產速度也慢,想要海出一波高階兵團,不但耗費大量資源,也要花上很久的時間生產。

3.在前期與後期的兵種之間,中期有過渡型的中階兵種,所有特性都是折衷。

然後各位一定也看過有些新手玩家,每次玩遊戲都只想海一波高階兵種,像是打《世紀》,封建城堡都不生兵,非得要直上後帝王出攻防全滿的遊俠海。

這種想也知道,在你生出遊俠海之前,對手早就把你抄家了。

都市的運輸工具,用運量來區分,也大致可以分成「低運量」、「中運量」、「重運量」三種階層。而且「低運量」、「中運量」、「重運量」之間的特性,跟上面即時戰略遊戲的「低階」、「中階」、「高階」的特性也幾乎相同。

運量這個概念,你可以姑且把他理解成遊戲裡「攻擊力」的概念:

1. 低運量運具

每小時的單向人次大概在5,000人以下,像是一般的公車或公車專用道。一般的公車造價最便宜,而且馬上就能生出一條路線,路線規劃也最有彈性,但運量最低、也最不可靠。

公車專用道則比普通的公車強一點,運量跟可靠度都較高,但是也貴一點。我們可以把低運量運具當作低階兵種,可以馬上海一波公車,馬上成為運輸即戰力。對於運輸需求低的路廊,低運量馬上就可以生出來滿足需求。

2. 中運量運具

每小時的單向人次在5,000~20,000人之間的運具。這樣的運輸工具就相當多變,例如一台車可以載運250人的BRT,大概介於低運量跟中運量之間。

對,就是那個人人唾棄的台中BRT,但大家應該要知道其實老胡弄出來的BRT本質上只是公車專用道,因為一般而言BRT應該要有優先號誌權,這樣才能準時進站,但老胡的台中BRT根本沒有優先號誌權就匆匆上路了;結果黑龍不把BRT的優先號誌權補足,還直接降級成公車專用道。(不過台灣大道根本就不適合使用平面軌道)

但BRT真的是好東西,因為一般來說他的造價只有輕軌的五分之一;生產的時間也很快,大概一年就能生出一條。再來,除了BRT還有像是現在高雄在跑的輕軌,大概一列車可以載運400人。

輕軌的好處是他的環境適應力不錯,比較能適應各種地形,所以可以視當地情況做成高架、平面或地下的軌道,像是快完工的淡海輕軌,就同時具有平面跟高架軌道;輕軌造價是BRT的5倍,可是又只有重軌捷運的五分之一。

另外,中運量還有自動導軌跟高架單軌兩種運具。目前的文湖線就是自動導軌,一列車大概載運500人。高架單軌目前台灣尚未出現,未來台南市會採用這個系統;高架單軌的優點是他佔用的道路空間很少,所以適合路幅窄小的路廊,一列車差不多載運五、六百人。自動導軌跟高架單軌因為都需要特殊的技術,所以造價又比輕軌貴上一些。

3. 重運量運具

最後來講重運量運具、或者稱做高運量。每小時單向人次在20,000人以上,是運具裡的精銳戰象、巨象、天啟坦克。

首先來談重型鋼輪鋼軌捷運,或稱為重軌捷運,這就是台灣人口中談的「捷運」。最典型的就是板南線,可以掛載到12節車廂,一列車可以運送2000人;擁有超大的運量,可是造價也超級昂貴,價錢是BRT的25倍、輕軌的5倍;建造時間往往也要耗費8~12年,遠遠久於BRT與輕軌。

有沒有比重軌捷運運量更大的運具?有喔,就是台鐵或高鐵了,不過台鐵或高鐵已經是城際運輸,這裡都市運輸就先不談。

所以為什麼前瞻建設裡的軌道運輸應該被狗幹?

你他__的,現在政府不就是一個腦殘玩家瞧不起低階兵種嗎?海出一批槍兵茅兵、小狗、美國大兵快不快?是不是馬上有即戰力?而且發現敵人出相剋兵種是不是很快轉兵?

同理,海出一票班次密集的公車路線快不快? 很快。

發現公車不夠用,再升級專用道、BRT容不容易? 很容易。

發現這條路線搭乘人數不多,虧不虧? 不虧,公車又沒多少錢,還可以立刻調整路線。

尤其BRT這個運具,算是中低階兵種,價錢不貴、要海出來也快,沒人搭也不會太虧,c/p值根本高。為什麼一定要執著用到中、高運量的輕軌、單軌、重軌?

而且現在其他國家是在點科技樹,搞出下一代的無人車,擁有中運量的效益,但是低運量的造價。我就不要直接點名哪位市長玩家整天只想直上後帝王遊俠海了。

上面只是對於大眾運輸工具非常皮毛的介紹,實際上上述運具的形式只是一部份而已,而要考量的變數非常非常複雜,路線、土地成本、工法、地形、土地開發、當地經濟發展等等因素都會影響造價跟收益。

大家有興趣可以到交通部網站把各份軌道的評估報告都下載來看。

(本文經原作者 heisego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為什麼前瞻建設被狗幹? 〉。首圖來源:中央社。)

推薦閱讀

前瞻計畫就只是想花錢!柯文哲向林全下戰帖:不服說法就上媒體辯
一句話點破前瞻計畫問題:如果大興土木就能救經濟,哪輪得到民進黨上台?
【我支持前瞻計畫】翻轉資源南北差異!前瞻計畫其實是區域轉型正義的開始
《前瞻計畫》預算不是 8800 億而是 1.5 兆—–光軌道建設經費就高達 9558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