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篇文章】

阻礙民主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政黨老化。梅伊提前解散國會輸了政治豪賭,保守黨在國會大選中失去過半優勢,加上倫敦大火與北愛問題處理不當,聲望受挫;遙望海峽外的法國,馬克宏以創新的思維帶領國家,發展法國科技簽證,培養創業人才。

反觀台灣,某些政二代憑著自己有錢,只會開空頭支票而非實際有所為,加上黨內大老架空權力,年輕世代無法徹底推動轉型正義,比照英法鮮明的案例,若不立即修正,台灣是否即將趨入民主老化?(責任編輯:鄭伊真)

梅伊解散國會舉行大選,卻失去優勢;倫敦大火死亡將近百人,聲望一挫再措。反觀馬克宏將法國變成「創業國家」,並啟動「法國科技簽證」。法國創新與英國的守舊,成強烈對比。圖片來源:亞洲週刊 FB

文/亞洲週刊

英國保守派失民心

在二十世紀初,美歐政治理論家對民主的弊端討論極多,許多理論家都認為民主不能立即解決問題,只會拖延問題,到了某個時刻就會千瘡百孔,許多問題一夕併發,使得民主政治出現失穩甚至危機。近年來的美歐就到了這樣的時刻,政治日益不穩定,各種重大問題交相襲至。目前除美國失穩外,英法也進入不確定的時刻。

圖片來源:YouTube

英國首相梅伊是女強人式的人物,她本來政治行情不低,於是她提前解散國會舉行大選,這是政治豪賭,但她的豪賭卻輸了,國會選舉結果是梅伊的保守黨失去多過半數的優勢,再加上選後的倫敦大火,死亡人數近百人,於是梅伊的聲望一挫再挫。

由於保守黨不得人心,可能面臨幾個重大挑戰,最大挑戰是梅伊原本的硬脫歐將會受挫;保守黨將和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結盟,但已引起超過七十三萬人聯署反對,英國和北愛關係可能惡化,那是另一個等在前面的政治危機;倫敦大火死亡慘重,梅伊反應遲鈍,可能引發民變,這是非戰時的民變,嚴重破壞國家團結。以上的挑戰可能引發梅伊信任危機,這種場面在英國並不多見。

因此,英國已到了政治大麻煩時刻,梅伊的硬脫歐難以為繼,但要軟脫歐就是繼續留在單一市場,英國也必須付出巨大代價,也要付給歐盟大筆預算經費,英國脫歐派及疑歐派恐怕也很難接受,脫歐這個問題已使英國嚴重分裂。至於梅伊要找北愛極保守的民主統一黨結盟以確保她的國會多數,這更是個定時政治炸彈。

北愛與英國敵對,民主統一黨卻是新教徒,主張和英國統一;至於新芬黨則主張北愛與愛爾蘭合併。根據一九八八年北愛和平協定,英國必須對北愛保持政治中立,否則北愛的現狀就可能被破壞,因此梅伊要和北愛民主統一黨結盟,引起極大的反對,保守黨前首相約翰·梅傑即公開反對。如果梅伊真的和北愛民主統一黨結盟,極有可能引發北愛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再緊張,甚至影響英國與愛爾蘭關係。北愛和平已經二十年,若梅伊破壞北愛和平,她就罪過更大。

倫敦大火雖然只是一場意外火災,但暴露了貧富不均,火災受害民眾多半是窮人,因此災民的抗議越鬧越大,並可能演變為反梅伊運動。梅伊只是作了國會提前大選的錯誤決定並輸了這次大選,卻錯上加錯地引發一連串危機,甚至可能壓垮梅伊自己,一次大選就可能改變英國。

法國創新

至於能和英國相對的,則是法國在六月十一日和十八日舉行兩輪國會選舉。法國總統馬克宏是聰明靈巧的領導人,他懂得時代風向,銳意法國政治的改變,他領導的共和前進黨及盟友民主運動黨在兩輪國會大選中均大獲全勝。

圖片來源:截自經濟學人

英國廣播公司就評論說,天時地利人和使得馬克宏在國會大選取得空前成功,他的出現已使法國政治產生巨變,這與戴高樂一九五八年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並出任第一任總統,贏得國會八成以上席次相可比擬。《經濟學人》甚至以《歐洲救世主》這樣的封面稱讚馬克宏。

近代學者與時事評論家早已發現,美歐的民主早已老化,最大原因乃是政黨老化,政黨國會議員的認知只是追隨既定的條條框框,並不能跟隨時代的腳步,調整自己和政黨,政客老化及政黨老化,遂使得民主政治只是造成時代脫節。

而馬克宏是個敏銳的政治人物,他以創新的思維,以三十九歲之齡順利當選。當他奪得總統大位後,就提名人選參加國會議員選舉,當中有大量的政治素人,用以打破過去的習慣。由於他的國會議員提名滿足了時代人心,兩輪投票下來,執政陣營都告大勝。

傳統的法國社會黨,將從過去二百七十七席減到只剩幾十席,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勒龐的極右派民族陣線所獲席次也只是個位數,很難重振旗鼓。以前的右派共和黨原本希望成為國會最大黨,但勉強有近百席而已,馬克宏的共和前進黨成了最大黨。

法國會選舉改變第五共和的政治版圖,傳統政黨均告大敗,必須面對可能邊緣化的最壞命運。極右的民族陣線雖在總統大選時一度極有勢頭,但在國會選舉上卻已勢衰,將來大概不會復起,馬克宏的時代已經到來。

馬克龍在六月十五日邀請全球創新者、工程師及企業創投家到法國參與建設,準備把法國從一個吃老本的國家變成「創業國家」,他也表示即將啟動「法國科技簽證」,這是一種「人才護照」,法國對創新亦將改變融資與賦稅政策,這顯示馬克龍將繼續全球化,並推動創新發展。

這是未來全球大方向,法國是歐洲的先行者,這顯示法國在歐洲是第一個摸索新方向的國家。在馬克龍帶頭下,其他國家可能跟進,法國會替歐洲開展一條新路。綜觀英國仍為老問題糾纏,法國則試著找新路,這真是極好對比。

(本文經合作夥伴 亞洲週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法國創新與英國守舊對照 〉。)

推薦閱讀:

老闆「幹話系列」又來了?張忠謀:台灣組工會門檻太低,恐怕會影響企業營運
反年金改革經典幹話大亂鬥,冠軍一定是頒給耳朵有茸的那位
靠老婆當選總統?揭露馬克宏當選法國最年輕總統的秘密:人脈
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成歐洲希望?《經濟學人》:自由主義依舊能勝過民粹和民族主義
英國恐攻挑戰民主自由造成 5 死 40 傷,梅伊呼籲「我們絕不讓仇恨和邪惡的聲音拆散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