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最近《羅輯思維》越來越火紅,不只中國人熱愛,不少台灣人都看得入迷萬分,尤其跨年那連幾個小時熱力大放送了一整晚,可能不少人是爸媽很著迷但自己聽得很頭痛。
有人說羅胖是在賣一種「成功學」,更像在宣傳一種信仰,一種平凡人立即可食、看起來可口的信仰,跟直銷一樣卻總是不可思議地有人相信。這似乎令人費解但套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就說得通了,因為「羅胖」的成功,正是需要在中國這樣的地方……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胡采蘋(現職專欄作家,長居中國)
看到臉書上不少朋友在吐槽《羅輯思維》,那就一定要介紹這篇經典好文來看了,這篇文章把「拜羅教」寫得非常深刻,搞笑的是,我節錄的這一段還出現了一個台灣騙子:
作為一檔以前知名電視人羅振宇為主講者的人文和商業視頻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於2012年12月21日在視頻門戶優酷上線。8個月後,高呼「愛智求真、積極上進、自由陽光、人格健全」16字箴言口號的羅振宇,宣佈要組建「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體」,把羅輯思維變成中國最大的「知識人社區」。
為了這個社區,他搞了一次大型社會實驗——推出了羅輯思維「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制:普通會員200元會費,5000個名額;鐵杆會員1200元,500個名額。
「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這是羅振宇的「會員促銷」口號。5個小時,全部會員資格銷售一空。
當時中國互聯網消費和用戶還很「屌絲化」,以「知識人社區」和提供知識型內容消費而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寥寥無幾。羅輯思維很快聲名鵲起,一大群看上去「年輕、上進,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人,為羅輯思維敞開了他們的錢包,送出了「香火錢」。
在PingWest品玩記者參加的這場由羅輯思維核心群主和顛覆式研習社核心成員發起的論壇上,一個臺灣來的禪宗大師李淙瀚,正在做《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互聯網時代也是一樣》主題演講。
李大師演示了幾個「意念可以改變磁場」的魔術,進而要求工作人員把燈光關閉,拉上窗簾,營造一種全黑的環境。李大師讓全場起立,所有人手把手,冥想五分鐘,背景音樂放著李宇春演唱的勵志歌曲《和你一樣》。
結束的時候,大家睜開眼睛,銀幕上出現了兩塊支付寶二維碼。這些剛被改變了磁場的「信徒」紛紛掏出手機,掃碼付錢。
因為中國民眾普遍還是相信台灣比較好(別相信那些辱罵台灣的小粉紅,你放一包台灣肉鬆和一包大陸肉鬆在桌上,你看看他吃哪個),所以騙子總能跑到大陸找到幸福。每次聽人家跟我講什麼經典騙局,到最後常常以一個幕後的台灣人出現為尾聲,有時候是真台灣人,但也有很多是裝口音捏造身分的假台灣人。
以前台灣人常說誰誰混不下去了才到大陸去,某種程度上是真的,這是利用了大陸人對台灣的好感,例如頂新魏家,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混不下去落跑中國了……
回到羅輯思維。
其實我一開始聽的時候也覺得很有趣,還為之命名為商業勵志相聲(以前我也經常笑稱自己在商業周刊上班,任職商業勵志文學作家),不過因為自己是做財經新聞的,這種內容太低階了,對我沒有幫助,當然不會有收聽的習慣。
既然羅胖選擇了大眾化的商業職場題材相聲路線,免不了就有非常媚俗的內容,而且其實大部分都是媚俗、宗教化的,更像在宣傳一種信仰,一種平凡人立即可食、看起來可口的信仰。
在暴富故事廣泛流傳的中國大地上,最需要羅胖的其實真的是文章中描述的那些底層男性,他們可能來自小縣城甚至農村,背負著要光耀門楣、轉變家庭命運的期待,所以他們很容易成為羅胖的信徒,在那些寫給大眾的生意經與工作信仰中尋求救贖。
該怎麼說呢,騙子與受騙者總是一組人馬,這事似乎不能都怪羅胖,什麼事情一到中國大地總會變了樣;有些人真的受到鼓舞,有了好的結果,但更多的是光怪陸離。
其實我覺得中國跟台灣真的太不一樣了,台灣社會很小,而且規範,台灣人很容易在社會中找到軌道,缺點是你又很難逸出這些軌道,還能找到滿意而自由的生存狀態。中國社會則是大又空泛,有很多自由的空間沒人管,可以自己瞎玩瞎闖(政治領域是另一回事),像我這樣喜歡到處看到處玩的人就會很開心,覺得自在。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許多找不到軌道(找不到組織)、卻渴望定著的人,他們更需要一種信仰,無論是什麼。偏偏這是個禁止宗教自由與言論自由的國家,某種程度上,羅胖的風行,也透露出有多少渴求的心靈,多麼希望抓住些什麼。
(本文經原作者胡采蘋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延伸閱讀:
羅輯思維、谷阿莫爆紅,自媒體滿足外包思考工作、承租他人體驗需求,然後呢?
【誰說網路沒好料?】《羅輯思維》告訴你,知識不只是力量,知識也能賣錢
谷阿莫三分鐘看電影很娛樂,但不是每件事都可以被摘要的
那些年,我被慈濟洗腦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