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哲瑋
希望有一天中正不再需要紀念,臺灣的轉型正義能夠到來,受難者家屬能夠得到平反,那段日子裡的臺灣人真的勇敢。
在那個屠殺與白色恐怖的日子裡,許多臺灣人不分彼此互相合作,那時政府以軍隊屠殺百姓,臺灣人不分彼此攜手保護家園對抗暴政,臺灣人很善良,而臺灣的歷史很憂愁。
在臺灣北部,也就是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地點臺北,許多人一定不相信現在繁榮的臺北車站前那條忠孝西路上,中華民國國軍架起機槍在大馬路上掃射,之後宣布戒嚴,鎮壓消息傳播至全臺各地,全臺民眾群情激憤,組織民兵開始反抗。
那時高雄地區的雄中、雄女、雄商、雄工組成「雄中自衛隊」保護許多外省人,讓外省人免於被激動的本省人攻擊,更在二二八事件後的三月大屠殺中與中華民國國軍激戰,而雄中被迫擊砲砲擊成為唯一被中華民國國軍攻擊的學校,學生在城市中保護弱勢,而政府卻用槍炮解決人民。
在臺灣中部的民眾,聽聞臺北發生二二八事件,為了反抗國民黨暴政,組成二七部隊 (又稱台灣民主聯軍),在霧社都有百位泰雅族原住民,自願加入二七部隊來保護家園,二七部隊與從北部南下的中華民國國軍激戰,為了避免中華民國國軍進入臺中市區造成更多傷亡,二七部隊決定轉往南投,這個決定保護了台中市民,然而最後依舊不敵中華民國國軍的強大火力就地解散。
除了本、外省人的合作,在嘉義還有鄒族原住民與漢人合作進攻水上機場,此外鄒族人與嘉義民眾還合力攻下紅毛埤(今嘉義蘭潭)軍械庫(當時臺灣最大的軍械庫),嘉義市各學校學生幾乎全體總動員,支援民軍的戰鬥與救護傷患。
除了以上地區的臺灣人民起身反抗外,在雲林虎尾民眾在機場與政府軍攻防達三晝夜,當地百姓大多數以竹竿綁上菜刀、竹槍(削尖的竹子)做為反抗國軍部隊的主力武器;斗六則是民眾與政府軍的市街戰;而在屏東則是民眾與政府軍在機場攻防戰三晝夜。
這些只是歷史洪流中的一角、歷史課本中不到一頁的一個歷史事件,而臺灣還有更多人在那時發生不幸,但當時的臺灣人沒有怨言咬緊牙關、攜手合作,在面對國家正規軍的屠殺,高中生也站在第一線,彼此分工合作,有人擔任補給做飯糰、有人滿腔熱血自願加入人民反抗軍……但這些偉大的事蹟都被中華民國政府抹黑成暴民,臺灣人不需要什麼憐憫,轉型正義就是當務之急,從我們這代做起,不分原、漢、本省、外省,因為我們都是臺灣人。
二二八事件時民眾包圍行政長官公署 (今行政院),結果政府架起機槍掃射; 太陽花學運時學生包圍行政院,結果被政府派來的警察鎮暴…… 過了七十多年,國民黨還是一樣,但七十年前臺灣人生活困苦,為了對抗暴政是用菜刀對抗槍炮,七十年後的我們一樣困苦時,已經可以用選票來幫祖先平反,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請各位要好好珍惜這個祖先爭來的武器。
看完這篇,妳 /你對於各地的中正路、中正紀念堂、蔣公銅像有何感想?對於臺灣存在一個曾經屠殺百姓的政黨有何感想?
(本文、標題由劉哲瑋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公視有話好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