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出兩瓶捷克產啤酒擺上桌,象徵台捷友好更進一步!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2 日)接見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不忘將這款捷克產「皮爾森歐克(Pilsner Urquell)」啤酒,秀出來小小炫耀一番,因為台灣和捷克的情誼可不只有官方,民眾去便利商店就能輕易買到捷克產品。
不過,這款啤酒到底何方神聖?別看現在市售啤酒五花八門,「皮爾森啤酒」可說是改變啤酒歷史的開端!
古代啤酒太難喝,捷克釀酒師創造舉世聞名「黃金啤酒」
說到喝啤酒,不少人直覺反應就是「德國啤酒節」,但全球平均國人飲啤酒量最多的國家卻不是德國,而是我們好朋友捷克!根據 外媒報導 ,一位捷克人每年平均要喝下 143 公升的啤酒,比排行第 4 的德國多了將近 40 公升。或許就是這股對啤酒的熱情, 19 世紀的捷克人為了有更好的「啤酒生活」,決定執行一項改變世界的重大決定。
原來,古時候的啤酒並不如現在呈現金黃色,而是又暗沈又混濁,還可能因細菌或酵母影響而損壞,導致品質非常不穩定,最終愛喝酒的捷克人實在忍受不下去了, 1838 年,波西米亞(Bohemia,今為捷克領土)皮爾森小鎮(Plzeň,今為 Pilsen)的釀酒師們,將自己釀的 36 桶愛爾啤酒(Ale)直接傾倒在大街上,讓這些「爛酒水」一路流向拉德布扎河(Radbuza River),成為啤酒改革的開端。

釀酒師們決定集資成立具有現代化設備的「市民釀酒廠(Bürger Brauerei)」,並雇用來自巴伐利亞(Bavaria,位於德國東南部)的釀酒大師約瑟夫·格羅爾(Josef Groll),教導他們德國的釀酒技術。
而皮爾森小鎮剛好也具備完美的釀酒條件,格羅爾來到小鎮後,發現附近擁有品質優良的薩茲啤酒花(Saaz hops)、充足的軟水(soft water)、摩拉維亞淡色麥芽(Moravian barley),當然還有當地釀酒師備妥的拉格酵母(lager yeast),這些元素讓他得以研發新款啤酒。
直到 1842 年 10 月,呈現稻草金黃色、清澈又明亮的啤酒液,出現在小鎮釀酒師們眼前,這一刻,他們知道自己成功了,享譽全球的「金色啤酒」就此誕生!而這款新啤酒也迅速傳遞至歐洲各國,在 1898 年正式命名為「皮爾森歐克」(Pilsner Urquell),意思為「來自皮爾森」,向世人宣告這份榮耀。
這段獨特的歷史,是不是也讓你看了熱血沸騰呢?在跟風喝皮爾森歐克啤酒時,不要忘記多多了解捷克好朋友的精彩故事!文末就以精彩影片跟大家分享這段改變世界的傳奇。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參考資料
皮爾森歐克(Pilsner Urquell)官網
The Spruce Eats:The History of Pilsner Beer
推薦閱讀
玻璃瓶飲料早已落伍!這款低調又奢華的「紙酒瓶」100% 可回收,讓你喝酒也能做環保
啤酒比水還乾淨!職業釀酒師親解:3 原因讓細菌、毒素根本難以存活
「高雄是台灣發展蘭姆酒最好的地方!」他輕鬆點出該怎樣做蘭姆酒產業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到每天《報橘》精選好文?趕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