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議會透明

報橘

【時力議員曾玟學專欄】苗栗國的議會影片不能剪輯上傳?從調閱公文事件,戳破 KMT 議長議員「 4 荒謬論點」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苗栗縣議會 3 月 19[...]
By 時代力量苗栗縣議員:曾玟學
2020-03-24
報橘

【打開台北市議會黑箱】議會透明的另一改革重點:簡陋的台北市議會網站——專訪市議員吳沛憶

2018 年九合一選舉當選的新科議員,不約而同在各自政見中倡議議會透明。台北市的新科議員苗博雅、邱威傑(aka 呱吉)、吳沛憶等,都強調上任後要推動「透明議會」。[...]
By 鄒家彥
2019-04-25
報橘

【還差三個台北市議員簽名支持】苗博雅帶頭提案,逼台北市議會揭開黑箱通過「會議直播」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By 黃梅茹
2019-04-16
報橘

【打開台北市議會黑箱】專訪議員邱威傑:你所能想到的政治醜陋,都發生在議會委員會

2018 年九合一選舉當選的新科議員,不約而同都在各自政見中倡議議會透明。台北市的新科議員苗博雅、邱威傑(aka 呱吉)、吳沛憶,還有苗栗縣議員曾玟學等,都強調上任後要推動「透明議會」。[...]
By 鄒家彥
2019-03-22
報橘

【打開台北市議會黑箱】專訪議員苗博雅:議會缺乏監督機制,評判指標只剩「議員秀得夠不夠」

台灣縣市地方議會一直都被「不透明的箱子」罩著,像個黑箱,人民不曉得投票選出的議員,在議會裡忙些什麼。 議員的「老闆」是人民,他們拿人民的稅金當薪水,人民卻不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合理?[...]
By 鄒家彥
2019-03-19
報橘

【這就是議會需要透明的原因】苗議員議會中偷嗆蔡英文:「不婚為什麼可以推廣同婚?」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先警告你,以下的發言可能會讓氣到心臟疼痛:[...]
By 上報 UP Media
2019-02-01
報橘

立法院開會都有轉播,為何地方議會不行——來看台灣哪些縣市議會黑到發亮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時代力量製作「台灣地方議會透明度地圖」,讓人民檢視自己家鄉的議會,是不是一個大黑箱。 *閱讀提醒,本文原刊登時間為 2018[...]
By CO 肥皂箱
2018-10-23
報橘

【讓這種議員領薪水你 OK 嗎】議員出國考察報告僅 42 字,而且錯字連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議員出國考察寫的報告只有4行字,他說「不然你要我寫多長?」而且通篇報告只有 42 個字,其中有 6 個錯字。[...]
By 上報 UP Media
2018-09-27

最新文章

  • 城市如何變得更加永續?從歐洲城市正在執行的5大創新項目中尋找靈感

  • 不開車出門就獲得所有基本生活所需服務?愛丁堡推20分鐘社區,既減碳又要減貧

  • 為什麼性別平等的概念也要納入城市設計之中?瑞典城市于默奧官員:這樣才有歸屬感與安全感

  • 澳洲公民怎麼聰明省電費?社區善用太陽能板,實驗「共享電池」方案來減少能源支出

  •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城市如何變得更加永續?從歐洲城市正在執行的5大創新項目中尋找靈感

不開車出門就獲得所有基本生活所需服務?愛丁堡推20分鐘社區,既減碳又要減貧

為什麼性別平等的概念也要納入城市設計之中?瑞典城市于默奧官員:這樣才有歸屬感與安全感

澳洲公民怎麼聰明省電費?社區善用太陽能板,實驗「共享電池」方案來減少能源支出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