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德國人

報橘

喜歡「大碗喝啤酒、大塊吃豬腳」的德國人,竟讓「豆腐」在德國大缺貨?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By 鉅亨網
2020-02-17
報橘

【以變成台灣人為榮的德國人】定居台灣 12 年的中醫師,告訴台灣如何留住「世界超級台客」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一位來台 12 年的德國中醫師,愛台灣愛到被妻子吐槽:「上輩子大概是台灣人」,他愛吃臭豆腐、連台灣特有的潮濕味都很習慣,但卻對台灣存在的某些現象,難以諒解。[...]
By 今周刊
2019-08-02
報橘

這位德國人徒步在中國走了 4 千多公里,看見習近平扭曲的「中國夢」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跟著陸客遊歐洲:一個德國人臥底陸客團13天的貼身紀錄】 他是雷克(Christoph Rehage),在他 26 歲那一年(2007[...]
By 遠足文化
2018-03-15
報橘

讓猶太人在車廂裡餓到死,把人類當天竺鼠──揭開「紐倫堡大審判」沒說的暴行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納粹獵人:追捕德國戰犯的黑暗騎士】 納粹二戰時對猶太人施加的暴行,是德國人難以抹滅的不堪歷史。有學者認為,猶太大屠殺總受害人數將近 1,100[...]
By BO 享讀沙龍
2018-03-08
報橘

為何德國人從不潑漆希特勒署名的鐘?轉型正義做得好,沒人會攻擊歷史遺跡

(本文經原作者李忠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希特勒的鐘和蔣陵潑漆〉。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2018[...]
By CO 肥皂箱
2018-03-01
報橘

德國人會在開會前三個月,決定會議要吃什麼──從開會習慣看不同國家對「守時」的定義

【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 德國人嚴謹不意外,但他們竟然會在開會前三個月,就要決定會議午餐要吃什麼,你相信嗎?相較於德國,中國、印度這些國家則是「走一步算一步」,開會內容常常和議程沒有關係。[...]
By BO 享讀沙龍
2017-12-20
報橘

【德國大選分析】台灣總統不到一年就被罵臭頭,為何梅克爾連當 12 年德國人還愛他?

德國即將在 24[...]
By 黃 靖軒
2017-09-21
報橘

【好像無法反駁】德國人眼中的台灣老闆特質── 全公司都我的家產、員工只是賺錢的工具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慣老闆們已經享譽國際了嗎?這位長期與外商打交道的網友在PTT發文,揭露外國人眼中的台灣企業主是:公私不分、沒有永續經營觀念、苛刻員工……(責任編輯:蔡沛宇)[...]
By CO 肥皂箱
2017-04-24
報橘

李家同教授,沒有國際觀又如何?台灣人要和外國人交朋友真正需要的是「在地觀」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起天前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感嘆,台灣年輕人缺乏國際觀,甚至連希特勒是德國人都答不出來,然而隨即網友指證,希特勒原來其實是奧地利國籍。[...]
By CO 肥皂箱
2016-09-19

最新文章

  • 【我設計的公園和農場我光榮】瑞典馬爾默邀公民共同規劃城市轉型,打造瑞典最佳環境城市

  • 比利時布魯塞爾從交通傷亡嚴重到獲得道路安全獎,他的交通大臣是如何辦到的?

  • 維也納徵詢沒有投票權的青少年「我們要如何照顧城市」,並撥百萬歐元讓他們參與預算運用!

  • 再專業,工作機會也會被 AI 搶走?牛津學者:未來工作將被「分解」, 專業人士恐會過時

  • 從「100年的眼光」看城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要設300個綠色區域儲水兼玩樂,並對抗氣候變遷!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我設計的公園和農場我光榮】瑞典馬爾默邀公民共同規劃城市轉型,打造瑞典最佳環境城市

比利時布魯塞爾從交通傷亡嚴重到獲得道路安全獎,他的交通大臣是如何辦到的?

維也納徵詢沒有投票權的青少年「我們要如何照顧城市」,並撥百萬歐元讓他們參與預算運用!

再專業,工作機會也會被 AI 搶走?牛津學者:未來工作將被「分解」, 專業人士恐會過時

從「100年的眼光」看城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要設300個綠色區域儲水兼玩樂,並對抗氣候變遷!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