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欲擺脫對俄國的能源依賴,因此加速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接收來自更遠地區的能源供應。但此舉卻遭到環保團體抗議,一起來看看他們反對的理由。(責任編輯:游絨絨)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呼籲環保人士不要對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計畫提起訴訟,警告他們拯救鼠海豚的熱情可能會無意中讓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有更多銀彈在手。
法新社報導,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後,德國正加速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接收來自更遠地區的能源供應,目的是迅速放棄俄羅斯管道輸送的能源。
但「德國環境援助組織」(DUH)反對在威廉港(Wilhelmshaven)興建接收站。這個環保團體表示,此舉將對敏感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危及瀕危鼠海豚(porpoise)的生存空間。
綠黨(Green Party)籍的哈柏克(Robert Habeck)昨晚在德國廣電媒體 RTL的訪問中說:「我是政府中最大的鼠海豚粉絲。」
但他警告,「你們的訴訟將使我們更加依賴」俄羅斯能源。
德國目前沒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因為當初原本指望擴展與俄羅斯的管線以獲得更多能源。
然而,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打亂德國的算盤,柏林當局現正加快建設 4 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首座接收站應該會於今年冬季在威廉港啟動運作;第 2 座預定於明年初前建在靠近漢堡(Hamburg)的布倫斯比特爾(Brunsbuettel);另外兩座的地點還在檢視中。
除了關心海洋生物外,環保人士考量到液化天然氣是一種化石燃料,而且能源運輸會產生碳排,因此也對船運液化天然氣計畫持批評態度。
綠色和平(Greenpeace)德國分部主管凱瑟(Martin Kaiser)告訴「萊因郵報」(Rheinische Post):「我們絕不能忘記化石燃料天然氣是氣候殺手之一。建造新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會把我們逼入化石燃料死胡同,而且又燒錢。」
但隨著德國轉向永續能源以實現 2045 年碳中和目標,政府已表示天然氣是必要的過渡能源之一。
你關心的國際議題都有「書」可循!加入 CO 全新閱讀社團 HOOZBOOK CLUB,與你分享全球好書資訊
推薦閱讀
【即使不是戰爭國也身處戰爭之中】德國叫停俄羅斯天然氣管線,將如何面對能源安全與轉型危機
德國的倫理困境:以非核家園的目標來交換侵略者的野心,值得嗎?
【可惜啊!差點能更壓制普丁】十年前歐洲這種「地下」交易興起,卻遇俄國操弄的環保團體登門阻撓
(本文經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拯救鼠海豚熱情恐成俄幫凶?德部長籲環團勿提告〉,首圖來源:getty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