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詹寧思

舊金山—專家認為,中國正在從俄羅斯在烏克蘭困難重重的戰爭中吸取教訓,以改進其作戰戰略,並為北京一旦攻擊自治的台灣時可能受到的經濟制裁做好準備。

他們說,中國可能也在更努力地尋求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辦法。

自 2 月 24 日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遇到了比預期更強大的軍事抵抗,尤其是在街頭,西方主導的經濟制裁以及烏克蘭得到的境外軍援的力度也都超出了預期。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官員正在尋找通過打擊台灣的通訊中心和主要政治機構來相對迅速地接管台灣的方法。他們說,中國要對 160 公里外的這個島嶼發動任何兩棲攻擊,將需要更多的後勤支持以及為支持入侵的媒體宣傳訊息。

「如果中國決定進攻台灣,中國至少會知道,他們需要更好地為兩棲行動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以及大量的彈藥,例如火砲和導彈,」台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助理教授陳奕帆(Chen Yi-fan)說。

「最重要的是,中國需要通過認知戰和媒體話語來佔領道德高地,」他說。

俄羅斯遭受的挫折

烏克蘭 4 月 3 日表示,自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軍隊首次收復了首都基輔周圍的整個地區。大約在同一時間,俄羅斯宣布,將把用兵重點放在烏克蘭東部的兩個分離地區,而不是基輔或其內陸地區。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援引一名退休的俄羅斯上校今年 2 月在戰爭開始前發出的警告說,俄羅斯火力效果被「高估了」,而先進的武器系統「彈藥供應有限」。這位上校預測說巷戰將會帶來進一步的流血殺戮。

國際金融研究所在 3 月 23 日的一份預測中說,由於這場戰爭,俄羅斯經濟今年將萎縮約 15%。

中國對台灣

自上世紀 40 年代中國內戰以來,中國一直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當時,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在內戰中敗給了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並退到附近的台灣島。從那時起,兩邊一直都各自治理。

2016 年,台灣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海峽兩岸的談判破裂。她的政黨反對與中國統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幾乎每天都飛越台灣防空識別區的一個角落。

北京從未排除在必要時使用武力來統一兩岸的可能性。

中國在世界上進行的最近的一次戰爭發生在 1979 年,當時中國占領了越南境內靠近中越邊界的幾個城市,但未能阻止越南推翻柬埔寨親北京的波爾布特政府。

為戰鬥做準備

擁有世界上第三大武裝力量的中國在軍事裝備和人員方面將與排名第 21 位的台灣競爭。

然而,一些專家說,俄羅斯遭受的挫折表明,中國發動任何攻擊都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可能超過中國準備好使用的時間。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學者詹姆斯.傑伊.卡拉法諾(James Jay Carafano)在 3 月 8 日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如果北京想用武力佔領台灣,除非它確信自己能夠速戰速決取得勝利,否則不會採取行動

台北一家軍事戰略研究基金會的主席黃介正(Alexander Huang)表示,中國將爭取一場集中摧毀軍事設施和「斬首」台灣領導人的戰鬥,以確保沒有人能夠留在實地充當抵抗「英雄」。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留在了基輔,並向多個同情他的國家發表了講話,呼籲提供軍事援助,而且收到了援助。

黃介正說:「我認為中國國內的很多討論是關於如何實施全面的信息封鎖,這樣台灣就不能哭喊著求救了。」

美國研究機構蘭德公司的高級防務分析師德里克.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說,中國軍方領導人應該重新考慮他們的指揮結構。「在很多這樣的情況下,戰地指揮官是否能扣動扳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格羅斯曼說。「他們可能仍然需要得到北京方面的批准。」

為制裁做準備

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趙通(Tong Zhao)在波士頓 WBUR 廣播電臺主辦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北京可能會重新校準它對國際社會對台灣發起的任何攻擊的反應的預期。

「中國對西方的反應感到非常驚訝,」趙通說。「我認為這表明,即使是俄羅斯專家……事先並不知道國際社會會對烏克蘭提供如此強大的支持。我認為中國的專家正開始重新評估這些戰略和政策。」

斯坦福大學弗里曼·斯波格里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梅慧琳(Oriana Skylar Mastro)在 WBUR 的活動上發言時說,中國官員只準備要承受持續 3 到 5 年的「有限」經濟制裁。

與俄羅斯相比,中國在經濟穩定方面更依賴其他國家。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估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成品出口國,從 1978 年到 2020 年,這些製成品佔全球出口總量的 14.7%。

和平解決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 3 月初被問及台灣問題時承諾「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國統一

黃介正說,北京的官員現在可能正在更加努力地探索非軍事解決方案。自 2016 年以來,台灣和中國就任何談判中的相互地位——作為獨立的國家、中國的一部分或其他什麼——一直存在分歧。

他說:「(來自烏克蘭的)教訓向北京發出了一個很大的警告,如果他們不能迅速實現軍事目標,那麼這將是一場地緣戰略災難,而這可能會導致北京更多地考慮其他措施,而不是軍事選項。」

推薦閱讀

【戰爭進入轉折點】割地和談或是長期抗戰?烏克蘭人已經下定決心

【烏俄給台灣的啟示】經濟學人:台灣出現檢討兵制的聲音,會有效加強日後捍衛力嗎?

俄烏戰爭中,台灣可以汲取的啟示: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不當任何國家的「小老弟」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給中國的教訓〉。首圖來源:國防部 軍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