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人無不密切注意。即便國內政治立場各異,但沒有人希望明天的台灣,有一天會變成今天的烏克蘭。如果我們想要維持台灣足夠保衛家園的軍事能力,長期或許是兵役問題,但短期即刻的課題,是迅速建立自主的非對稱戰力。
非對稱作戰(Asymmetric warfare),是小國面對具威脅性的大國,弱者面對不友善強者時的一種軍事手段。這種軍事武力手段,具備非對稱作戰的能力,除了可以達成軍事戰鬥的目的,也可以達成嚇阻目的,避免軍事衝突的發生。
台灣是個小國,是一個國土和人口都比烏克蘭還要小的國家。我們國家的武力目的,不是要入侵他國,我們的國家武力目的是要嚇阻其他國家入侵。
美國國防部在 1997 年的《四年防務審查報告》中,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公開使用這樣的概念。當時美國的國防思維,是以大國的角色衡量評估這樣的作戰方式,報告中提及:「美國在常規武器競爭中的優勢,促使對手使用非對稱方式來攻擊美國……」
發展非對稱戰力有很多種途徑,從其他友好的國家取得武器和作戰能力是其中一項,包括核彈或戰略等級的飛彈等;另外一個途徑,是建立自主的國防作戰能力,以台灣來說,尤其是結合高科技產業的自主非對稱武力。
非對稱作戰的各種戰力中,包括了軍力數量、戰鬥時間、作戰空間、科技、其他手段和戰法等維度,台灣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科技維度上發展非對稱武力的潛力極大,將資源投入在科技網路作戰能力的槓桿加成效果更是極高。
據風傳媒獨家報導,總統蔡英文想要著手改革延長役期,的確,延長役期或是增加兵源數量,是直接在軍力的「數量」上增加武力基礎;但需要把眼光看得更實際的是,台灣的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出生人口數年年下滑,即便我們能以倍數增加國人兵力來源或服役時間,可以與 14 億人口的大國抗衡?
我們支持總統和政府在國防戰力上積極檢討研議,領導議題推動改革。不過,台灣是科技強國,非常值得考慮在既有的高科技生態圈上結合國軍快速發展。
以矽谷的發展經驗作為政策參考,矽谷最早的核心只是美國海軍的工作站,吸引科技公司圍繞著海軍研究基地而建立起第一個基礎。後來 NASA 接手了海軍原本的工程計畫,更進一步吸引新的科技公司進駐。國防預算的長期投入,加上史丹佛大學,經歷美蘇冷戰的外部需求,再歷經半導體科技與創業投資資金的挹注,形成今日矽谷的生態。
台灣不一定能完全複製矽谷的經驗,但我們對外面世界大國進入新冷戰的時期,對內正值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現實。加上 AI 科技正劇烈進入各種產業,無人機、自駕車、車聯網、低軌道衛星電信網、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各式各樣技術正高速起飛。
數位發展部成立在即,首要任務應該儘速協助國防部建立正規網路軍種。
同時,政府的國家整體戰略與投資方向,更要協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經濟部與教育部,與民間科技公司共同合作,從社會與經濟匯聚國防意識與發展能量,建立自主強大的網路科技非對稱戰力。
建設強大的國家,從自己家園做起!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告訴政府你的生活感受!
推薦閱讀
【能源自主將是護台符咒】台灣未來十年能源戰略,研擬電子業的整體發展是關鍵
【下次停電又會是什麼荒謬原因?】人民要的不是重複檢討,請革新台電散漫的管理文化!
【共軍侵台後恐發現自己不是「解放者」】葛萊儀點出中國 3 困境,提醒台灣抓緊機會!
(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