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拜登 8 日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其他能源,英國隔日也表示將在今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此舉將會為全球引來什麼經濟效應?(責任編輯:連柏翰)
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美國正考慮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消息一出,布倫特原油隨即飆升至每桶近 140 美元,達到 2008 年以來高點。
俄羅斯是全球極為重要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出口國,每天可提供約 700 萬桶石油或 7% 全球供應量。路透社從 6 大面向分析,這種前所未見的制裁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油價創紀錄
儘管西方國家尚未直接制裁俄國能源部門,但一些客戶已開始避免購買俄國石油,以免日後衍生法律問題。
摩根大通(JP Morgan)預測,如果俄國出口中斷問題持續到 2022 年底,屆時油價可能達到破紀錄的每桶 185 美元。瑞士銀行(UBS)分析師史特諾沃(Giovanni Staunovo)也警告:「導致大宗商品供應中斷的長期戰爭,可能讓布倫特原油飆升至每桶 150 美元以上。」
不過,路透社詢問的多數分析師與摩根大通都認為,石油年度均價將落在每桶 100 美元以下。
上次油價突破 100 美元是在 2014 年。7 日的油價水平已逼近 2008 年 7 月創下的 147 美元天價。油價與 2 年前相較更是天差地遠,當時由於 COVID-19 疫情導致需求下降,國際油市首度崩盤,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價格甚至跌破 0 美元。
通膨衝擊
隨著天然氣價格創新高,未來數個月內飆升的能源成本預料將導致大西洋兩岸的通膨率超過 7%,並嚴重侵蝕一般家庭的購買力。
根據經驗,在歐元區,油價每上漲 10%,就會推升通膨增加 0.1 至 0.2 個百分點。自 1 月 1 日以來,布倫特原油的歐元價格已上揚約 80%。而在美國,油價每上漲 10 美元/桶,通常會使通膨率上升 0.2 個百分點。
俄國除了是石油和天然氣主要供應國,也是全球最大穀物和化肥出口國,以及鈀、鎳、煤和鋼鐵的頂級生產商。一旦將俄國排除在貿易體系外,將打擊眾多產業,並造成全球糧食安全更加緊張。
打擊經濟成長
針對俄國石油的禁令將進一步拖慢全球從疫情中復甦的腳步。
歐洲中央銀行(ECB)的初步估算表明,在基線情境下,戰爭可能使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減少 0.3 至 0.4 個百分點,若情況嚴重,減幅可達 1 個百分點。
未來數月中,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風險很高,或是可能出現鮮少成長或低成長、高通膨的狀況。不過,即使受到商品價格拖累,長期來看歐元區仍可能保持強勁成長。
俄羅斯預計將受到立即性且最嚴重的打擊。摩根大通預測,俄羅斯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萎縮 12.5%。
影響央行決策
對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而言,通膨影響已經過大。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曾說,本月就必須升息,貸款利率勢必會變高。
至於歐洲央行,採取政策行動的急迫性較低,因為市場仍有閒置勞動力,且當地因素引發的通膨狀況較少。
替代燃料問題
隨著化石燃料需求在 COVID-19 疫情後出現反彈,但全球供應依然緊繃。各國面臨增加能源供應壓力之際,能否落實綠能發展有仍待考驗。
英國金融服務公司哈格里夫斯.蘭斯多恩(Hargreaves Lansdown)資深投資與市場分析師史屈特(Susannah Streeter)指出:「為因應化石燃料供應短缺,短期內綠色倡議勢將減少。」
目前解除伊朗國際制裁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且高油價將刺激美國頁岩油相關投資,但初期供應可能無法完全填補俄羅斯退出後的真空。
長期影響
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對立,可能促使莫斯科轉而強化與北京的關係,但中俄之間的能源基礎設施極少。
英國風險分析機構 Verisk Maplecroft 資深亞洲分析師高宇(Kaho Yu,音譯)指出:「儘管俄羅斯的『轉向東方』(Pivot to the East)政策透過天然氣基礎建設加速了對中合作…比起歐洲成熟市場,這些發展仍處於初始階段。」
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各國設法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可再生能源堪稱前景可期。
油價變高,生活大不易!我們能改善哪些生活環節?
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為你的城市生活打分!
推薦閱讀
【戰場不只是俄烏】俄羅斯帶來反向能源衝擊,收到電費單的美國人,請對普丁發脾氣!
俄國最後的盟友也可能離它而去––《BBC》點出中俄經貿的 3 大困境
【俄烏戰爭可能如何落幕?】經濟學家提出 3 套劇本,但最終贏家恐是習近平!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若禁俄羅斯石油進口將衝擊經濟 6面向看懂如何影響全球〉。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