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2021 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中台灣排倒數第一,顯見台灣少子化嚴重程度。近 20 年,全國高中以下學生,身心障礙的學生逆勢增加 81%,一起來看看教育現場的老師們,如何看待融合教育!(責任編輯:陳怡君)

文/親子天下

過去 20 年少子化現象持續惡化,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2000 年至 2020 年全國高中以下學生(含幼兒園)總人數減少 3 成,身心障礙生的人數卻逆勢成長增加 81%,佔總學生人數 4%,相當於每 25 個學生中,就有一位是特殊生。

而隨著融合教育的推行,近九成特殊生都進入普通班學習,教育現況幾乎是「班班有特殊生」。 面對「班班有特殊生」的常態,親子天下於 2022 年 1 月 12 日至 1 月 29 日,邀請近三年曾帶過經鑑定之特教生的國中小普通班老師,填答「融合教育,中小學老師怎麼看?」線上問卷。

調查共回收 662 份有效問卷,發現推動 20 年的「融合教育」,在教學現場上的執行仍有許多挑戰。

調查發現一:84% 以上的老師認同融合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特殊生與普通生一起學習的融合教育現場,有 85% 的老師同意特殊生能從中適應校園生活,及學習人際相關社會技巧;84% 的老師也同意普通生能從融合教育中學到正向、包容的價值,展現多元社會的面貌。(請見表一、表二)

調查發現二:融合教育理念美好,但有 94%老師在施行上感受到挑戰

雖然老師普遍認同融合教育的美好理念,在現實中卻遇到重重挑戰。九成以上老師回應,推行融合教育在教學或班級經營上感受到挑戰,也有老師寫下「融合教育只是種美好想像」,而近四成老師表示融合教育在班級實施狀況不佳。(請見表三、表四)

調查發現三:推行融合教育,「兼顧特殊生和普通生的學習狀況」最為挑戰

根據調查結果,老師們認為推行融合教育最大的挑戰前三名(複選)為:「難兼顧特殊生與普通生的學習狀況」佔 66%;「特殊生難適應班級常規,須想更多班級經營策略」佔 60%;「特殊生與普通生有人際衝突」佔 57%。老師的身心情況與資源需求也值得關注,有 32% 老師認為密集照顧特殊生,自身情緒負荷高;23% 老師覺得缺少學校特教相關資源(如特教老師、特教生助理人員、行政資源)的支援與協助。(請見表五)

調查中老師認為在施行融合教育時,最希望獲得的協助是「政府支持學校配置更充足特教人力與資源」佔 65%(複選)其他還包括:「研習增能,增進對特殊生的相處技巧」佔 52%「多元宣導,助家長學生認識特殊生」佔 45%「更多應對特殊生的個案經驗交流」佔 42%「提供老師心理健康照顧資源」佔 36% 。(請見表六)

當特殊兒走入每個人的生活,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迥異,還是與生俱來的特點?《親 子天下》3 月號封面故事「看見特殊兒,讓不一樣成為力量」特別採訪數十位的家長、老 師、醫生、社工等相關當事人和專家,以一篇篇真實的生命故事與經驗,報導最近 20 年身心障礙特殊生人數成長的變化和對教學現場帶來的挑戰,介紹各類特殊兒的特點和相處方 法、早療和學校特教鑑定的各種資源,讓不一樣也能成為美好與力量!

調查說明

《親子天下》於 2021 年 1 月 12 日至 1 月 29 日,透過網路發放「融合教育,中小學老師怎麼看?」線上問卷,邀請近三年擔任導師或科任老師的班級中有經鑑定的特教生的國中小老師填答問卷。調查共回收 662 份有效問卷,教學階段為國小者占 75%、國中 25%。任教學校位於六都者占 72%、非六都占 28%。調查設計與執行:許家齊。

你希望下一代的教育環境可以怎麼樣更好?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告訴政府你的觀察與意見!

推薦閱讀

【9 成兒少出現社群恐慌】Zenly 警報!你家小孩也下載了這個「拿隱私換友誼」的App了嗎?

【從丹麥森林幼稚園找到的祕密】日本腦科學專家發現,玩一整天的孩子不但專注力更高,還更懂得合作!

【小孩原來可以這樣教!】瑞典幼兒園示範「玩是最好的學習」,讓孩子五官全開!

(本文經作者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融合教育,中小學老師怎麼看?】調查:「班班有特殊生」成常態,94%老師在推行融合教育感受到挑戰〉。首圖來源:x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