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宏文(科技點評家)
2 月 7 日是虎年第一個上班日,在長達九天的年假中,我注意到一則大陸新聞,提到今年大陸春節多了一個熱門關鍵字 ──「數位人民幣」,農曆新年紅包形式除了實體現金、行動支付外,試點地區如深圳、北京與成都等地也紛紛派發數位人民幣紅包;此外,北京冬奧也成為重點試點場景,開放給選手使用。
數位人民幣(E-CNY)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位貨幣,自 2020 年開始在幾個主要城市試點,數位人民幣 App 也於今年 1 月上架至各應用平台,至今已有超過 2.61 億個錢包,在華為及小米的應用商店已分別累積 1300 萬及 600萬次的使用,且試點交易金額達 875.65 億元人民幣,該金額大約是 2020 年大陸行動支付金額 432 兆元人民幣的 0.02%。
交易金額雖然只有 0.02%,規模還很小,但值得注意的是 2.61 億個錢包,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當局積極推動下,以及過去一年多對民營網路企業的打壓,對阿里、騰訊等支付業者形成直接的取代壓力,我相信,數位人民幣的發展已是難以阻擋的大潮,未來動態及發展都很值得台灣關注。
談數位人民幣前,還是先講一下春節期間的感想。跟許多同學朋友聯絡,發現很多人的孩子都投入加密貨幣、區塊鏈或 NFT (非同質化代幣)等領域,有的是創業,有的是工作,而且比例驚人地高。
這些孩子都是極聰明、書念得很好的,例如有到國外念物理、數學雙修的孩子,畢業後不想去 Google,加入一家沒聽說過的小公司;另一位是在台大念書時就和幾個同學創業了,還有一位是小有成就的網路創業家,目前每個月拿出十萬元買比特幣、以太幣及 Solana 幣等。
還有一位是兩個兒子都在大陸工作,並曾在大陸創業家趙長鵬創立的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公司工作過,前後已累積近十年工作經驗,目前年收入超過千萬元。
最有趣的是,這些孩子目前在做的事,很多父母都搞不清楚他們在幹嘛,有些人看到孩子整天上網,半夜也不睡覺,還很擔憂地問我,做這個沒有風險嗎?有前途嗎?
老實說,我也無法明確回答這些父母的疑問,但我很清楚,Fintech(金融科技)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而且,加入傳統電子及半導體業,要打贏一大票人,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這種賺錢速度實在太慢,年輕人想要的是更快速地致富,Fintech 相關的應用,從加密貨幣到 NFT,正是他們最能發揮的領域。
突破美元霸權 中國積極推動數位人民幣
年輕人為何對加密貨幣及現在的 NFT 特別有信仰?答案應該也不難,因為很多加密貨幣及 NFT 都是從很低的價位漲上來的,大部分早期投入的人,目前都有很大獲利,這些嚐過獲利甜頭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自然對此深信不移。
不過,中國大陸推動自己的數位人民幣,與加密貨幣的概念當然很不同。事實上,中國推動數位人民幣有其很重要的政治目的,關鍵就是中國大國崛起,想要讓人民幣國際化,但要如何突破美元及 SWIFT(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網路)這些由美國主宰的霸權威脅,就是以數位人民幣作為最強大的武器工具。
一個角度來看很有趣,加密貨幣對很多 Fintech 及網路業者來說,是要去中心化,這個中心就是由各國「央行」嚴密監管的中心。
但對中國來說,推動數位人民幣的目的也是去中心化,但要去掉的中心,是以「美元」霸權為主的中心。中國要跟美國對抗,靠傳統人民幣已很難發揮作用,只有讓數位人民幣趕快躍上檯面,才有機會擺脫美元及美國掌控的世界。
事實上,各國政府都在密切關注加密貨幣的發展趨勢,深怕若有什麼大變化,沒有跟上的會大幅落後,因此都希望借助區塊鏈技術為傳統金融做創新,但在作法上,也不得不採取保守態度及監管作為,深怕走得太快太急會受傷,因為加密貨幣的交易速度和跨境本質,很可能被濫用於洗錢、恐怖分子融資或多重融資等,這對金融業來說是一個亟需被避免的風險。
以新加坡為例,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是很少數對加密貨幣抱持較開放作法的國家,去年 1 月還引進執照制度,讓國際企業可以申請提供「數位支付代幣服務執照許可」。這個作法讓新加坡與亞洲另一個金融中心香港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後者對加密貨幣企業採取較懷疑的立場。
不過,新加坡在實際執行政策時,一樣採嚴格監管作法。在 170 家申請企業中,已有超過 100 家企業被拒絕或撤回,另外很多還處於審核未完成(pending)的程序中。
此外,幣安在去年 9 月被新加坡政府要求停止服務,原本幣安要把亞太總部設在新加坡的想法就此打消,創辦人趙長鵬也只能搬離新加坡,轉到比較友善的中東地區發展。
新加坡謹慎的作法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新加坡是許多歐美企業在亞洲的總部,目前也比中國所主導的香港更具關鍵的亞洲金融中心。新加坡擁有許多傳統金融的業務,因此若要推動金融創新與應用,當然也要兼顧到美、英等大國的立場與態度,不可能說做就做。
除了新加坡外,目前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國家。在全球加密貨幣及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中,中東產油國的動作與態度都最積極,會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
投入加密貨幣不用怕虧損 年輕就是本錢
目前最積極推動央行數位貨幣的中東國家,應該是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又稱 UAE)為首。阿聯酋中央銀行去年 7 月就宣布開發央行數位貨幣,並納入阿聯酋在 2023-2026 年的七大重要發展策略之一,另外阿聯酋更早在2019 年就與沙烏地阿拉伯聯合進行研究央行數位貨幣計畫「Aber」。
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酋是目前中東地區第一大及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生產毛額(GDP)分別是 7,930 億美元及 4,211 億美元,兩者合計占了全球 1.4% 的GDP,更顯出雙方合作執行 Aber 研究的重要性。
中東國家積極推動央行數位貨幣,理由也很充分明確,過去這些產油國賺到太多錢,當然要為未來全球的能源轉型預做準備,而且由於全球石油交易都以美元計算,早就受制於美國的掌控,如今美國也成頁岩油生產大國,中東國家當然想辦法要擺脫美元的束縛,如果能推動自己掌控的數位貨幣,未來才有機會不再受制於人。
總結來說,當加密貨幣及數位貨幣都成為世界各國密切關注的焦點,各國年輕人也都投注熱情,造就許多創新創業的機會時,台灣已有很多年輕人投入,這是擋不住的趨勢,父母其實不用太緊張,就像三、四十年前投入電子及半導體創業的年輕人,當時也不見得獲得許多父母的理解一樣。
至於對很多投入創新創業的年輕人來說,年輕人有的是創意,若因為投機賠到錢,或是學習過程吃了虧,就是學到寶貴的經驗與教訓,反正年輕就是最大本錢,年輕時賠掉的也比較容易彌補過來,頂多就是再去找工作。
但是在這個大趨勢下,我比較關心的是政府態度,過去台灣很少在金融創新有太突出表現,大都採嚴格監管的方式,對於數位貨幣這個大潮流,就算不開放,但最好是不要管太多,少管一點比較好,因為許多金融交易都在境外,政府也很難管,或根本管不到,若管得太嚴,把一些人及活動都逼到海外,對台灣絕對不好。
推薦閱讀
【2022 年終我自己賺】搞清楚加密貨幣與區塊鍊的未來世界,今年聰明進場!
新年新希望──存款中有 1 顆比特幣!未來世界的加密貨幣帳戶,你開好了嗎?
【跟芬蘭、以色列學習「未來委員制」】她擋下高速公路延伸案,因「這是20世紀的解決方案,無助於低碳」
更多今周刊好文章
炒作、欺詐、洗錢,還會引發金融風險!防堵「加密資產」失控,這些措施一定要看
「魷魚遊戲」救不回股價 近2個月Netflix遭腰斬!謝金河:Netflix重挫連帶影響「它」
一文解讀Fed最新決策:鷹派支持3月升息、不排除每次會議都有升息可能、準備大幅縮表
(本文經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數位人民幣可以用來發紅包,台灣還停留在紙鈔!賣石油的國家都投入加密貨幣,政府應該這麼做〉,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