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媽寶文化不只存在於東方社會,義大利的媽寶不分男女,打破一般人對於歐美人成年就須獨立自主,脫離原生家庭的印象。(責任編輯:陳怡君)

近來台灣某知名網紅因「媽寶」而被妻子家暴鬧得沸沸揚揚,在地球的另一端,義大利也存在「媽寶文化」(mammone),打破一般人對於歐美國家人士獨立自由、脫離原生家庭的印象。

《For the Love of Europe》一書提到,義大利男人 30 歲、35 歲還與母親住在一起,而最後真正定下來的對象,通常是他們理想中的「新媽媽」,「他們想要找跟媽媽一模一樣的妻子」,無法切斷與母子之間的紐帶。

長大還跟媽媽住

旅遊網站《Wanted in Rome》介紹,義大利不只美食、高級時尚精品、古羅馬的建築與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為人熟知,《羅馬假期》(1953)中浪漫熱情的劇情,與描述黑手黨文化《教父》(1972)的印象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義大利的「媽寶」也是舉世聞名。由過度保護的老母親「chioccia」(母雞)與依賴的「mammone/mammismo」(媽媽的小兒子)所組成,形容超過 30 歲還與父母同住,生活大小事仍靠母親打理、情感順從母親的義大利人。

高租金、經濟低迷加劇

《Wanted in Rome》認為,這個詞彙並非表面所陳述,背後也代表對義大利人來說,「家庭」必須被擺放在第一位。媽媽、奶奶(Nonna)則是義大利家庭生活中心,重要節日仰賴她們的好廚藝。

義大利媒體《The Local》指出,媽寶有男有女。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義大利 35 歲以下成年人與父母同住,高昂租金、青年失業率攀升也造就了此現象。

前媽寶迪維南齊奧(Marco Di Venanzio)表示,媽寶之所以存在,多半是因為他們太懶惰,而母親又過於強勢,「我有朋友甚至不知道怎麼煮咖啡,而媽媽總是幫她們做好一切,讓媽寶們無法在沒有母親的狀況下探索人生。」

推薦閱讀

台啤與花生有機會嗎?邊喝 Espresso 邊討論政治與牢騷的義大利儀式感,義大利提為世界無形遺產

為什麼 10 年未曾聯絡家人,「他」卻被Google抓到!義大利警察終於找到逃亡 20 年的黑手黨通緝犯

【歐盟不愛生小孩的第一名】照顧責任指望下一代,義大利的婚育觀念飄台味

更多上報好文章

民調:與烏克蘭相比 美國人更願意協防台灣

【烏克蘭不是台灣】美知名政治學者:對俄羅斯讓步不等於允許中國入侵台海

美國男子未接種疫苗 醫院拒絕為他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除了美食與藝術文化以外 義大利媽寶舉世聞名〉,首圖來源:Mariya Georgi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