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近期各地出現禽流感疫情,包括雲林白肉種雞場、彰化縣 2 處雞場、台南濕地、高雄茄萣濕地、台北關渡公園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警告:隨著禽流感更多變異株出現,風險更大,最終恐人傳人。(責任編輯:連柏翰)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表示,亞洲和歐洲近來通報多起嚴重的禽流感疫情,隨著更多變異株出現,人類感染風險如今變得較大。

高致病性的禽流感再度蔓延,引起各國政府和家禽業者警戒。先前的疫情已導致數千萬隻禽鳥遭到撲殺,也常引發貿易限制。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禽流感情勢更困難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秘書長艾洛瓦(Monique Eloit)今天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這次情勢更為困難,也更具風險,因為我們見到有更多變異株出現,在監控疫情方面面臨更多挑戰。」

艾洛瓦說:「最終風險就是病毒株突變,或混合人類流感病毒,可能導致人傳人,然後突然演變成新的局面。」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去年 10 月至 12 月底期間,有 15 個國家通報禽流感疫情,其中大多是 H5N1 病毒株;歐洲國家中,義大利情勢最為嚴峻,共計發生 285 起禽流感疫情,近 400 萬隻禽鳥遭撲殺。

禽流感疫情好發於秋季,經由遷移的野鳥散播。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說,H5N1 是少數可由禽類給人類的禽流感病毒株之一,目前累計通報約 850 人受到感染,其中半數不治。

去年中國有多人感染 H5N6 病毒株,引起若干專家注意。專家表示,先前流行的病毒株似乎已出現變化,可能對人類更具感染力。

不過,艾洛瓦強調,由於禽流感通常是透過近距離接觸傳播,而目前多數國家已知如何控制疫情爆發,因此僅有零星少數人類感染禽流感案例。

她表示:「如果出現一起、兩起或三起人類感染禽流感病例,是該注意,但還不致太快到風險擴大的警戒地步。這將取決於人類如何受到感染。」

推薦閱讀

「這可能是最後一波疫情」——看到 Omicron 確診別驚慌!科學家:感染數飆高非「傳播率」增加導致

【台灣新增 7 例境外 Omicron 案例】WHO 預告新冠病例將激增,研究卻指出這不一定是壞事

【第 3 劑怎麼選】抗體誰最高?不良反應誰最低?衛福部出面說明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禽流感變異株變多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憂增加人類感染風險〉。首圖來源:cw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