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
病毒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新冠病毒變異株 Omicron 已經被 WHO 列為「亟需關注變異」等級,令人聞之色變。Omicron 會是下一個 Delta 嗎?先別太恐慌,我們一起來認識它。(責任編輯:連柏翰)

世界衛生組織將南非出現的最新 COVID-19 變種病毒命名為 Omicron。這株最新變種因含大量突變且傳染力恐比 Delta 株更高,嚇壞全球金融市場,英美等多國紛紛祭出新的旅行禁令。

Omicron 何時出現

「華爾街日報」報導,世衛(WHO)稱初步證據顯示 Omicron 變種應是 11 月 9 日首度被測得,有鑑南非過去兩週確診暴增,新變種很可能比現有其他 COVID-19 各株更易傳染。南非上週的新增確診較前一週翻倍。

「紐約時報」指出,世衛在南非科學家揭露消息僅兩天後,就把最新變種歸類為最高等級的「亟需關注變異」,前一個被列為最高等級的正是目前肆虐全球的 Delta 變異株。

世衛召開緊急會議後發聲明警告,初步證據顯示 COVID-19 痊癒者再次感染這株最新變種的風險不低,並延續之前用希臘字母為各變異株取名的做法,將這株最新變種命名為 Omicron。Omicron(o)是希臘文的第 15 個字母。

Omicron 為何可怕

南非科學家稱最新變種是 COVID-19 病毒的「演化大躍進」。Omicron 變種有異常多的約 50 項突變,包含棘蛋白的 30 多種變異。冠狀病毒藉棘蛋白附著人類細胞,當前的各種 COVID-19 疫苗也是鎖定病毒的棘蛋白。

紐時指出棘蛋白突變尤令人擔憂,因為無論痊癒後或是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抵抗病毒時主要是識別和鎖定棘蛋白。

「華盛頓郵報」報導,賀勤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病毒學家布倫(Jesse Bloom)做過掃描試驗後覺得, Omicron 的其中 3 項突變,恐讓它能躲過痊癒或打疫苗產生的抗體。

科學家們擔心這恐意味 Omicron 更易傳播、更能躲過人體的免疫系統,並拉低疫苗效果。

全球股市顫慄,各國紛祭出新旅行禁令

紐時指出,在英國昨晚暫停近日到過南非及其周邊幾個鄰國的人士入境後,以色列、新加坡、美、加乃至整個歐盟紛紛跟進。與先前的旅行禁令相同,各國只允許本國公民和有永久居留權者在病毒篩檢陰性才能返國,有些國家在人員抵達後還需做額外篩檢與隔離。

隨著出現最新變種與旅行禁令的消息傳出,全球股市與油價大受震動,對疫情恐再次重創經濟的擔憂浮現。標普 500 指數(S&P 500 Index)今下跌 2.3%,是今年 2 月以來最大跌幅,歐股則出現 3% 到 5% 不等的跌勢,美國的指標油品與期貨重挫 13%,歐洲也跌 11%。

唯一好消息:特定 PCR 即能測出 Omicron

世衛和各國科學家仍審慎以待,畢竟目前對 Omicron 變異株所知甚少,也不確定屆時的危害會否如目前所擔心的嚴重。南非科學家是 24 日才向外界宣布 Omicron 株的存在,相關確診都是最近 3 週才出現,數目相對仍少。

向外界揭露這次最新變種的南非病毒學家德奧里維拉(Tulio de Oliveira)說:「若非得找好消息,應該就是這株變種可透過一種特定 PCR 測得。」這代表負責診斷的實驗室能很快確認檢體是否為 Omicron,不用去分析整個病毒基因序列。

此外,南非科學家與衛生官員表示,目前看不出 Omicron 確診患者有出現與感染其他病毒株不同的症狀,目前也沒有跡象顯示 Omicron 會導致身體出現更嚴重的病變。

疫苗效果不致歸零,戴好口罩仍是上策

華郵指出,專家認為即便 Omicron 會削弱疫苗效果,但疫苗提供的保護力不可能歸零。

布倫說:「我的預期是 Omicron 株的突變,並不會完全躲過或抵消痊癒或打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但無論這株新變種會否擴散,我都建議人們還是要竭盡所能避免染疫機會。能做的事很多,打疫苗、戴好口罩都是。」

紐時引述不具名的政府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已在與疫苗製造商就可能不得不重新配製疫苗以應對最新變種病毒展開協商。但首先科學家們得確定現有疫苗對 Omicron 的效果確實較差,這個過程預計需費時數週以上。

輝瑞(Pfizer)/BioNTech 方面表示,如果確認最新變種能躲過疫苗,預計約 100 天內就能研發出針對 Omicron 的疫苗改良版,但另需時間獲得藥政機關核准。

莫德納(Moderna)今天表示,他們會盡速推出針對 Omicron 的加強針,也會從正參與研發改良版疫苗的臨床受試者抽血檢測,看看目前針對另兩款變異株所研發的改良版對 Omicron 株有無效果,因為彼此之間的突變相似。

data-instgrm-version=”14″>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中央社(@cnanews_tw)分享的貼文

推薦閱讀

【9 千隻烏龜塞爆走私行李箱】疫情解封,外來種動物也全球趴趴走!台灣人買寵物前請留意

【可以出國玩了嗎】你喜歡的日本、泰國逐漸打開國門,但韓國疫情的「趨緩」狀況令人憂心

爸媽晚點再帶孩子去動物園!疫情下古巴動物園封園,誕生出10個稀有動物寶寶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新變種病毒Omicron一次看懂 專家解析疫苗效果、防堵策略〉。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