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
總統蔡英文 13 日在總統府會見宏都拉斯共和國總統葉南德茲(Juan Orlando Hernandez)(前左)。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宏都拉斯總統葉南德茲伉儷率領的訪問團 14 日搭機離台,參訪團訪台期間會見總統蔡英文。為什麼宏都拉斯總統會突然造訪台灣,背後用意為何?(責任編輯:連柏翰)

台灣的友邦宏都拉斯本月底即將舉行總統大選,選情看好的反對黨候選人已公開表態,一旦當選將與台灣斷交,引發台灣恐再丟邦交國的危機。而任期將屆滿的現任總統葉南德茲(Juan Orlando Hernandez)近日卻突然出訪台灣,並於周六(11 月 13 日)拜會台灣總統蔡英文,似乎刻意前來打破邦交不穩的傳言。台灣的分析人士認為,葉南德茲此行應是為了自己下台後的利益而來;就宏國大選而言,執政黨勝選機會還是大一點,即便反對派上台也不一定真的會跟台灣斷交。

宏都拉斯 11 月 28 日將舉行總統大選,左翼主要反對黨「自由重建黨」(LIBRE)在整合在野聯盟後聲勢大漲。拉丁美洲的《南方電視台》(Telesur)引述一份 10 月份的全國電話民調指出,反對派候選人卡斯楚(Xiomara Castro)的支持度一度超越執政黨所推派的首都市長阿斯夫拉(Nasry Asfura)多達 17%。

不過,根據另一民調機構《Paradigma》的最新調查,阿斯夫拉的支持度已經反轉並追趕上卡斯楚,兩人的差距僅 3%,選情陷入膠著。

宏國反對黨揚言與台灣斷交,現任總統突訪台

卡斯楚在 9 月的政見發表會上曾公開表示,她當選後將與台灣斷交,並轉向與中國建交。因此,這場選舉也引起台灣的高度關註,而即將卸任的總統葉南德茲在大選前 2 周突然率團出訪台灣,背後動機也引發議論。

葉南德茲周六(11 月 13 日)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時表示,這是他第 4 次來訪,而此次率團造訪台灣,想要表達一個非常清楚及堅定的訊息,就是「朋友之間,患難見真情」;在區域情勢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他代表宏都拉斯希望來到這裡跟台灣站在一起,葉南德茲的這番表態頗有破除邦交不穩的意味。

蔡英文則對葉南德茲遠道來訪,表達誠摯的歡迎。她說,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個拉丁美洲的總統訪團,加上兩國建交 80 周年,這次來訪意義非凡。蔡英文同時感謝宏都拉斯力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她除預祝宏國大選順利舉行,期待未來兩國繼續在國際上相互扶持。

對於葉南德茲率團來訪,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看似要打破兩國邦交不穩的傳言,但是葉南德茲這位總統充滿了爭議,這趟訪問可能還是為了自己能夠安全下莊所安排。

葉南德茲充滿爭議,卸任恐陷囹圄

位於台北的致理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副教授張光球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表示,葉南德茲其實是一位非常有爭議的總統,上一次選舉的時候,票開到一半時,選情落後的他,突然宣佈停止計票,後來是在國際壓力下改採電子計票,他的票數才又衝了上來,美國當時認為這場選舉是有問題的,但並未強力追究他的過失。

《台灣與拉丁美洲關係》(Taiwan’s Relations with Latin America:A Strategic Rival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一書的共同作者、位於台北的向駿告訴《美國之音》,葉南德茲的麻煩事不止於此,他的胞弟因走私上百噸古柯鹼到美國,在紐約遭法官判處終身監禁;審判期間,美國檢方甚至指控,葉南德茲收受販毒分子數百萬美元賄款,以總統身份包庇販毒集團,「共謀」走私古柯鹼到美國。

向駿說:「他會來還有個原因,現在反對派有希望贏,他自己本身已經沒有辦法參加選舉,總統這個職務時間快到了,我覺得他是來撈點好處。」

向駿指出,台灣絕對不想再丟掉任何一個邦交國,因此,不容宏都拉斯的斷交爭議延燒起來,所以,需要採取具體的行動來滅火。因此,葉南德茲親自造訪,一方面圖自己的好處,另一方面也讓台灣老百姓知道政府很認真在辦外交。

張光球認為,葉南德茲所屬的執政黨候選人選情稱不上樂觀,還在跟對手拉鋸,這時候總統出國訪問確實不尋常,尤其他是先到美國、再到台灣,很可能是希望取得美國的承諾,讓他卸任後免除牢獄之災,也希望台灣向美國說點好話幫幫腔。

他指出,葉南德茲先到美國,對外宣稱要與華盛頓討論他任內的政績,但這是內政,他應該跟宏國人民報告就好,怎麼會去跟美國談?另一方面,元首出訪是何其重大的事情,葉南德茲竟是在美國行程尾聲,才突然說要接受蔡英文的邀請來出訪台灣,頗不符外交慣例。

張光球說:「台灣跟美國現在關係非常好,有沒有可能他是想透過台灣來幫他說項?是不是讓他能夠卸任以後,他跟他的家屬、弟弟免於被美國起訴;他到美國去,必須帶有禮物,我覺得他的禮物就是說,他有把握能讓現在執政黨的候選人當選,那當選之後宏都拉斯至少在短期內不會轉向中國大陸。」

兩邊遊走有前例,美國發揮影響力

張光球分析,台灣只剩下 15 個邦交國,再被中國挖掉任何一塊外交牆角,美國的「國際秩序維持者」身份也會連帶受到質疑,也更難讓全世界相信,美國有能力和崛起中的中國抗衡。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宮國威對《美國之音》表示,2016 年蔡英文上任之後,台灣在拉丁美洲連續丟了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 3 個邦交國,但當時美國跟中國還沒有翻臉,不過,美中現在的關係已大不相同;更何況,就宏都拉斯總統大選的選情來看,執政黨還不一定會輸,反對黨就算勝選掌權後,也不見得真的會罔顧美國的意見就和台灣斷交。

宮國威說:「因為他(葉南德茲)有行政資源,最後也許結果還是會以執政黨這邊贏面是大的。宏都拉斯是靠美國在活的,即使是新的總統上來,如果真的是反對派上來,講過的話也不一定能實現得了。」

宮國威認為,台灣部分友邦在大選期間,難免會有候選人就台灣的邦交關係提出檢討,甚至直接揚言要與中國建交,但這都是選舉語言,重要的還是要看當選後的具體作為。

他舉例說,同樣位於中美洲的薩爾瓦多在 2018 年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當時的反對黨總統候選人布格磊(Nayib Bukele)就曾批評薩國政府外交轉向的決策,甚至在勝選後,布格磊也曾說過要重新審視薩國與中國的邦交關係。然而,等到他正式上任後,依舊選擇擁抱北京。

張光球認為,在野黨候選人卡斯楚先前放話要與中國建交,可從 2 方面解讀。第一,她真的希望北京能提供宏國所需的經援,好好重建國家,因為美國總統拜登援助中美洲的承諾緩不濟急;第二,她知道維持台灣邦交國對美國國際聲望的重要性,因此,藉由放話斷交,以換取美國與台灣更多的金援承諾。

張光球說:「從選舉語言(來)說,秀瑪拉(卡斯楚)可能是兩邊都要好處,因為以前巴拿馬也是這樣,他們會跟我們講中國大陸給我們什麼,你們(台灣)這邊是不是可以給我什麼?兩邊遊走,秀瑪拉(卡斯楚)是有可能的。」

張光球指出,兩邊遊走的手法不是只有卡斯楚會玩,薩爾瓦多於 2018 年轉向北京時,葉南德茲在接受外媒訪問時,也一度威脅宏都拉斯不排除跟進。宏都拉斯今年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新冠疫苗,曾釋出要在北京設立商貿辦事處的計劃,以便取得北京在疫苗及金援上的奧援。台、宏兩國前 2 次的邦交危機都是在美國的介入下才暫時平息。

不只宏都拉斯總統訪團出訪台灣的時機引發議論,前腳才剛走的美國參議員訪問團也是充滿謎團,尤其台美官方一律低調處理、罕見地不曾對外張揚其訪問細節。

拜習會前,美參眾議員低調訪台

美國海軍一架 C-40A 行政專機周二(11 月 9 日)從菲律賓馬尼拉起飛,於傍晚飛抵台北松山機場,據傳載來多名美國參眾議員造訪台灣,不過台美雙方官方連日來皆拒絕證實訪團成員,也不曾透露訪團在台的行程和拜會內容。根據台灣媒體報導,訪團成員應該都是共和黨籍參眾議員,包括上周才提出《台灣威懾法》(Taiwan Deterrence Act)的柯寧(John Corny),以及李麥克(Mike Lee)、塔伯維爾(Tommy Tuberville)、克雷波(Mike Crapo)等 4 名參議員,加上 2 名共和黨眾議員艾爾濟(Jake Ellzey)和菲茨帕特理克(Brian Fitzpatrick)。

美國參眾議員訪團據傳 11 月 10 日上午前往總統府拜會蔡英文總統及國安會,下午則赴國防部進行閉門會議,11 月 11 日則前往位於新竹的台積電總部。由於這是美國參眾議員首次進入台灣國防部聽取簡報,也引發是否為他們所推動的《台灣威懾法》而來,或是針對南海安全的討論。

《台灣威懾法》要求美國政府針對台灣需有相對應的國防支出,且在台北與華府共同規劃長期發展下,美國計劃於 2023 至 2032 年的財政年度內由國務院向台灣提供 20 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和其他援助;該法案也要求修訂《武器出口管制法》(Arms Export Control Act),以便美國公司更容易向台灣出售武器。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向《美國之音》表示,此次美國國會議員訪團應是關切台海安全情勢,所以實地來台瞭解台灣的建軍備戰與軍購需求,這當然是基於《台灣威懾法》的關係。

李大中說:「這些議員當然有很多得到簡報的機會,但大概都是從美國軍方、五角大廈、印太司令部,他們可以到台灣第一手取得這些訊息。這次最特別的還是進了國防部,直接聽取我們情報次長室軍事簡報。」

李大中認為,台灣外交部跟美方協助安排行程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對於這次訪團的行程如此低調,不排除是因為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二就要召開線上峰會,美方行政體系不想節外生枝或刺激北京。他說,不同於今年 4 月拜登親自指派、由前參議員陶德(Chris Dodd)率領來台的訪團具有官方性質,共和黨籍參眾議員這次造訪台灣是由國會議員自行籌組,因此,美國官方雖然也參與規劃並協調行程,但明顯低調許多。

推薦閱讀

「拜習會」將如何談台灣?美中外長的「不尋常」通話秀端倪

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外交官說話了——「北京不該幻想侵台,這不會像接管香港那樣只付出一點代價」

【台灣人回報立陶宛的機會來了】立陶宛擬 2022 年在台設立電商「國家館」,來份巧克力和啤酒吧!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洪都拉斯總統突訪台觀察人士:顧邦交也顧自己〉。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