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編輯檯好書推薦:《投資陷阱:比特幣、金融詐騙、投機市場與影子銀行的源頭、陷阱與未來。人們如何做出那些看似無法理解的決策?》
人人都想財富自由,即使是偉大科學家牛頓也不例外。古今中外金融泡沫不勝枚舉,18世紀英國南海泡沫,連牛頓這麼聰明的人都因此傾家蕩產。
不只股票,房地產市場也是資產泡沫頻發的地方,日本 1991 年的房地產泡沫就是全球著名的案例。(選書編輯:陳怡君)
文/ 王健、 余劍峰
古今中外金融泡沫的例子更可謂數不勝數——英國南海泡沫
英國的南海公司通過公私合營的方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於1711 年成立,主要在幫助英國政府處理長期戰爭引發的債務問題。當時英國政府無力償還大概 900 萬英鎊的負債,就通過債轉股的方式,把這 900 萬政府債務轉化成一個新成立公司(南海公司)的股票。
作為交換,英國政府讓南海公司壟斷英國和南美洲進行國際貿易的權利。1719 年,英國政府又投入 170 萬英鎊的政府年金,這些年金也被轉成南海公司的股票。如果根據南海公司成立時,獲得的900 萬英鎊政府債券和 1719 年獲得的政府年金價格計算,每股南海股票的價格應該在 100 英鎊左右。這也正是 1720 年初南海公司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
但在 1720 年初,南海公司開始炒作其南美洲貿易的壟斷權,以此來抬高股價。實際上,南海公司當時在南美洲的貿易並不成功。南美洲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英國正在和西班牙打仗,因此南海公司在南美洲的生意受到很多限制。除了奴隸交易能勉強盈利外,其他和南美洲的國際貿易並沒有什麼起色。
但南海公司不斷對外散佈謠言,聲稱和南美洲的貿易存在巨大的利潤空間。同時,公司管理層和英國政府官員以及皇親貴族勾結,把公司一部分股票計入這些社會顯貴的名下。公司股東名單短期內增加許多社會名流,自然讓其他人浮想聯翩,紛紛猜測政府將為南海公司制定重大利好政策。在各種謠言引發的投機狂潮推動下,南海公司的股票在短短半年內漲了 10 倍。
當時,連著名的科學家牛頓也深陷南海泡沫。在南海泡沫剛剛開始時,牛頓就買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後來股價翻倍時,他覺得價格已經太高,中途把股票全部賣掉,賺到一筆不菲的利潤(相當於目前的 100 萬英鎊)。但是他賣出以後,南海公司股價繼續瘋狂上漲。看著周圍一個個比自己愚蠢無數倍的人都賺得比自己多,牛頓再也無法淡定,在股價接近最高點(每股 1000 英鎊)時,把自己一生的積蓄都換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很不幸,不久南海泡沫就灰飛煙滅,股價從1000 英鎊暴跌回 100 英鎊左右。
南海泡沫導致牛頓這位當時最偉大的科學家血本無歸,虧損金額相當於目前的240 萬到 300 萬英鎊。後來當牛頓被問起南海泡沫時,他無奈地說:「我能夠精確計算星球的運動軌跡,卻無法算出人們有多瘋狂。」
因深受南海投資失敗的打擊,牛頓此後禁止任何人在他面前提及南海這兩個字。牛頓這麼聰明的人都在南海泡沫中虧得傾家蕩產,所以我們不要過於高看自己的才智和投資能力。尤其在泡沫時期,千萬不要過分相信自己對股市的判斷,不要盲目跟風,大量持倉已經過度瘋長的股票。
除了英國的南海泡沫,1719 年到 1720 年期間,法國密西西比公司也出現了類似的股市泡沫。即使在近代,股票市場泡沫仍然不時上演,比如香港 2000 年和2007 年股市泡沫,美國 2000 年的互聯網泡沫,以及中國 2007 年和 2014 年到2015年間的股市泡沫等等。2015 年上半年,中國股市的瘋狂上漲和 2007 年股市泡沫有著驚人相似的地方。從 2014 年 11 月底到 2015 年 6月 初短短半年時間,中國的上證指數從 2500 點附近一路高歌猛進到 5000 點。
隨著股價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人無法抵禦股市的誘惑,紛紛開戶到市場中搏一把。即使在股市崩盤前的 6 月份,股票市場新開戶數連續 7 周超過 200 萬。這種情況和 2007 年中國股市泡沫中的情形一模一樣。這也印證了將近 100 年前,美國經濟大蕭條時華爾街怪傑巴魯克(Bernard Baruch)對股市泡沫的警告:「當乞丐、擦鞋工、理髮師、美容美甲師和餐館服務員,都告訴你怎麼從股市掙錢時,你就應該意識不該再幻想還可以在股市上輕鬆掙錢了。那是非常危險的幻覺。」
房地產市場也是資產泡沫頻發的地方
房地產市場也是資產泡沫頻發的地方,儘管房地產泡沫的周期比股票市場泡沫更長。例如日本 1991 年房地產泡沫、香港 1997 年樓市崩盤、美國 2008 年房地產泡沫引發的次貸危機,以及愛爾蘭和西班牙在 2007 年、2008 年的房地產泡沫,都是全球房地產泡沫的著名案例。
1991 年,由於房地產價格瘋狂上漲,整個日本的土地價值大約有 20 萬億美元,超過全球所有國家財富總和的 20%。這也是當時全球所有股票價值的兩倍。當時東京房價高到離譜:日本東京皇宮下大約2平方公里的地價,是加拿大整個國家所有地價之和!這並非是因加拿大土地便宜。當時東京皇宮下這塊土地的市價,也是美國整個加州的地價之和!在 1989年末,銀座的高檔地段每平方米價格高達 100 萬美元。但是到 2004 年,不少高端房地產價格大約僅有頂峰時期的 1%左右。平均而言,東京商業地產價格從1991 年的頂峰期下跌了超過 80%。
推薦閱讀
想靠投資虛擬貨幣獲得財富自由還來得及嗎?先來看懂多次暴漲暴跌的「比特幣」是何方神聖
【發財夢人人都會做!】荷蘭的鬱金香、中國的君子蘭都曾是投資者心中的綠色金條
台灣人為什麼這麼瘋炒股票?解嚴後的 1988 年如何成就今天的台灣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投資陷阱:比特幣、金融詐騙、投機市場與影子銀行的源頭、陷阱與未來。人們如何做出那些看似無法理解的決策?》,由好優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