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 11 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高盛經濟學家團隊預期聯準會將在明年 7 月升息。美國縮減購債可能影響資金流向,台灣央行該如何因應?(責任編輯:連柏翰)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 9 月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考量長期低利率將帶來後遺症,加上通膨疑慮升溫,何時開始升息成為討論重點。有位理事指出,明年美國可望啟動升息,央行到時也可以考慮逐步調升政策利率。
央行 9 月 23 日舉行第 3 季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 6 凍」,不過從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可發現,會中多位理事已經在討論升息的議題。
美國縮減購債,明後年升息,台灣如何因應?
有位理事表示,近期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指出,今年可能會縮減購債,明、 後年也可能會升息,在此考量下,台灣屬於小型開放體,應該開始思考未來提高政策利率的可能時機,以因應未來先進國家可能的政策變動。
另位理事則說,國內疫情影響未完全消退,經濟下行風險仍在,加上通膨升溫應屬短期現象,在此環境下,台灣無須升息以抑制通膨;但考量長期低利率對經濟的影響,未來若出現合適時機,還是應該考慮調升利率。
有位理事認為,目前國內消費者物價表現相對平穩,台灣央行如果單獨升息,恐導致新台幣匯價更加強勢,綜合考量當前環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是較佳作法;不過明年美國可望啟動升息,到時候央行或許就可以思考逐步調升政策利率。
台灣通膨,民眾很有感
近期通膨的議題備受關注,且便當、小吃頻傳漲價,讓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感受更深刻。
有位理事指出,全球穩定通膨的結構性因素部分已有鬆動跡象,雖然短期內還沒有看到太大變化,但結構性變動一旦啟動,對未來幾年會有較大的影響。
這位理事進一步提醒,通膨預期的研究很重要,民眾會根據平時採買的商品與勞務經驗,調整通膨預期,因此家計部門的通膨預期有時會比實際值高許多;未來如果發生結構性變動,或許可以從民眾的通膨預期捕捉此轉折。
推薦閱讀
ADIZ 防空識別區是什麼?被侵擾的不只有台灣,就連北京也一樣!
美軍罕見現身東沙島近海,邱國正勉國軍「與島共存亡」——台灣做好守島準備了嗎?
別搞錯!美軍「駐台」與「協訓」的差別在哪?台灣高階將領告訴你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跟緊美國腳步?央行理事:明年可考慮升息〉。首圖來源:Solomon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