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從 2021 年元旦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美豬在整體豬肉進口量占比反而從 22%下滑剩 5%,而台灣農產品對美出口量卻成長了 38%。

開放萊豬進口後,台美雙邊貿易更加熱絡,美國豬進口量反而大幅衰退,國民黨推動「反萊豬公投」是為了什麼?(責任編輯:陳怡君)

台灣從今年元旦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後,一到九月農產品對美出口量達 20 萬 4860噸,較去年同期成長 17.2%,出口產值更達約 6.73 億美元(約台幣 187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38%。這其中,冷凍蔬菜、調製水果、薯粉、砂糖製品、茶葉等成長都逾 50%,美國已經實質躍升為台灣農產品出口第二大國,當然也適時降低了台灣農產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你以為這是台灣向美國買萊豬換的嗎?錯了。依農委會統計,今年一到九月美豬進口量為 2034 噸,不到去年同期 9699 噸的四分之一,美豬在整體豬肉進口量占比,從 22%下滑剩 5%。另一方面,國產豬自給率呈上升態勢,從 2019 年的90%,去年上升為 93%。農委會說,這是因為推行豬肉產地標示後,許多加工、連鎖食品業採購原料從進口豬改國產豬,且已成固定採購。而農委會沒說的是,這是過去九個月政治人物與媒體連篇累牘地攻擊美國萊豬後,導致台灣消費者高度恐懼美豬後的結果。

開放萊豬進口後,台美雙邊貿易更加熱絡,美國豬進口量反而大幅衰退,美國沒賺頭,好處全給了台灣的廠商。但為什麼國民黨還要推動「反萊豬公投」?這個問題實在太難了,應該讓國民黨自己來回答:

是因為萊克多巴安「有毒」,為了國人的「身體健康」?

那為什麼 9 年前馬英九執政開放萊牛進口時,告訴台灣社會:「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微量殘留的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害,而美國三億人口吃了十幾年,到現在一個吃出問題的案例也沒有。」而當初力挺萊牛進口,現在誓死反對萊豬進口的大報社論那時候甚至說:「萊克多巴安跟喝可樂一樣安全」。如果萊牛吃了沒問題,為什麼萊豬有問題?如果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吃萊豬沒問題,為什麼台灣人吃了有問題?

是因為當初在野的民進黨強力反對「萊牛」進口,現在要給這個執政黨一點點教訓?

早在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於 2012 年 7 月通過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標準,民進黨在立法院對萊牛的強力抗爭就已經偃旗息鼓。退一萬步言,現任的副總統賴清德在他擔任閣揆期間,也曾為當年民進黨反對美國牛豬進口一事公開道歉。既然如此,台灣為什麼要為一個不符國際規範、且早已證明是錯的事情繼續錯下去?

是因為美國想從萊豬進口一事撈到巨大好處,所以反對這個「不公平貿易」?

美豬有沒有含萊劑價格差不多,加上台灣民眾對萊劑有疑慮,論價格與市場需求,台灣的進口商現在都沒有進口動機,美國豬在台美雙邊貿易的佔比實在微乎其微,一整年的貿易額可能還不如一個貨櫃的台積電晶片。美國人不是想從萊豬出口撈到什麼好處,美國要的只是「貿易公平」,如同前 AIT 副處長谷立言說的:「這不是食品安全問題,這是和美國的信任問題。」

美國在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候送來 250 萬劑莫德納疫苗(昨天又再送 150 萬劑),一直是台灣最倚重的國際社會夥伴。但用公投反對美國人平常吃的豬肉進口,還說他們吃的豬肉是「毒豬」,這不是台灣人的人情義理,更讓美國人情何以堪?

反萊豬公投昨是今非,也超出抗爭比例,既不是為了「國人身體健康」,也與「反對美國帝國主義,保護本國養豬產業」無涉,甚至用它來「報復民進黨」都顯得勉強。只是,一旦公投過關,不但讓台灣失信於美國,也製造貿易壁壘,更侷限台灣未來的國際經貿戰略,繼而造成「反美」的客觀事實,嚴重傷害國家利益。

反萊豬搞了一整年,民進黨時而捍衛萊豬的食品安全,時而承諾萊豬不進校園也不會成為公家伙食,時卑時亢,論述紊亂,導致迄今還有三成以上的綠營支持者反對萊豬進口,才讓反萊豬陣營底氣十足。一旦萊豬公投過關,不是拿國民黨當墊被就可以遮羞了事,這也將是執政無能的一筆帳。

推薦閱讀

【羅文嘉給下一代的信】吃萊豬是外交題還是政治題?人民的防線在哪裡?

【福島食品會隨 CPTPP 進來嗎】日本政府說不掛勾,但台灣高層已做好談判準備

【啪啪啪!KMT 被國際組織打臉】美國動保團體:授權國民黨影片時,就告知「抽搐豬隻」與瘦肉精無關

更多上報好文章

歐盟2主席挺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 反對中國施壓

美國貿易代表戴琦:中美關係一觸即發 希望能降低緊張局勢

美前國防官員投書《華爾街日報》:台海戰爭一觸即發 美國須盡力強化台灣防衛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陳嘉宏專欄:「反萊豬」也是執政無能的一筆帳〉,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