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研究人員發現,培養出攜帶某種細菌的蚊子,能預防登革熱等病毒。(示意圖,圖片來源:Emphyrio)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位於亞熱帶,是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濕熱氣候剛好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2015 年台南市登革熱大爆發,確診病例 43,637人,死亡病例 218 人。

印尼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對抗病媒蚊的方法,培養出攜帶某種細菌的蚊子,於印尼登革熱紅區實驗後,登革熱病例數量及住院率因此大幅降低。(責任編輯:陳怡君)

印尼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對抗病媒蚊的方法,就是培養出攜帶某種細菌的蚊子,藉此預防登革熱等病毒。

60%昆蟲體內會自然出現常見的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像是某些蚊子、果蠅、蛾、蜻蜓、蝴蝶都有,但根據非營利組織「世界蚊子計畫」(World Mosquito Program, WMP),登革熱的病媒蚊「埃及斑蚊」身上卻沒有這種細菌。

「世界蚊子計畫」社區幹部普萬蒂(Purwanti)表示:「我們原則上是在養『好』蚊,攜帶登革熱的蚊子會和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交配,生下沃爾巴克氏菌蚊,也就是『好』蚊,這樣一來,即使牠們叮咬人類,也不會傷到人。」

2017 年開始,「世界蚊子計畫」在澳洲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與印尼日惹大學( Gadjah Mada University)展開聯合研究,並陸續將實驗室培育的沃爾巴克氏菌蚊施放到印尼日惹(Yogyakarta)幾個登革熱「紅區」。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6 月刊登試驗結果,顯示施放沃爾巴克氏菌蚊讓紅區登革熱病例減少 77%,住院率則大減 86%。

2011 年起參與印尼「消滅登革熱計畫」(Eliminate Dengue Program)的「世界蚊子計畫」首席研究員烏塔里尼(Adi Utarini)告訴路透社:「我們對這項技術有信心,尤其是針對埃及斑紋為最大(感染)因子的地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數十年登革熱感染案例迅速攀升,全球約半數人口蒙受威脅,每年據報有約 1 至 4 億人感染。

推薦閱讀

【1 年進化 7 次】傳播全球病毒的蚊子戰隊,才是無敵殺人機器

【即使有疫苗,還是要被威脅嗎】18 世紀被發現、全球每年 4 億人感染的登革熱,因氣候暖化更猖獗?

爸媽晚點再帶孩子去動物園!疫情下古巴動物園封園,誕生出10個稀有動物寶寶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登革熱防治新招 印尼科學家養「好」蚊子〉。首圖來源:Emphy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