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登山健行是親子假日休閒的好選項,路途中遇到困難的「攀繩地形」時該怎麼做?
拉繩可以是安全的保護,但老舊的繩子將成安全騙子讓你摔落山腳。 一起來看看「繩子」隱藏的風險,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攀繩,安全自在地享受戶外生活。(責任編輯:陳怡君)
文/上山遛小孩
帶小孩去戶外如何安全又好玩
當我們帶小孩去戶外的時候,一條路線有沒有攀繩地形往往是我們判斷這條路「好不好玩」的依據,因為手腳並用的攀爬對孩子來說總是遠比階梯陡上有趣多了,因此我們不但不怕拉繩地形,反而還很期待。
但實際走到繩子前,往往會聽到我們勸誡孩子們「能不拉就不拉」,這樣似乎聽起來有點矛盾,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繩子潛藏的危險因子。

不夠高的孩子墊腳尖或伸手去搆拉繩,這樣不協調的動作反而更危險,此時真的無繩勝有繩,不拉也好。(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1. 繩索是為大人綁的

盤絲洞一般的地形,觀察好了再上,大人可以先站好方便支援的地方,隨時協助。(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2. 前後干擾
3. 假性路徑
4. 疊床架屋

這種盤絲洞地形新舊繩交雜,要花點時間判斷。(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5. 放鬆緊戒

下面拉得很開心,誰料得到上面是這副光景。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不拉比較安心咧?(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1. 帶自己的繩
2. 停下來想一下

考慮到登山杖會影響攀爬,先遞給隊友是很好的選擇,不但安全又可以強化團隊連結。((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3. 人到齊再出發,人都通過再離開
4. 學習攀岩
練好攀岩除了可以更自信的通過地形之外,也可以一併學習固定點架設、繩索收納攜帶、確保與垂降等進階技巧,對登山活動的助益很大,是很值得的投資。

有基本的攀岩技巧,這樣的小岩壁其實不用繩子也可以上得去。(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好抓握的樹根比繩子穩上百倍(圖片來源:山上遛小孩)
推薦閱讀
延長高山揹夫的職業壽命!台灣勞動指引出爐,用「限重」拯救揹夫膝蓋
【山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登山遇難 47 天不死不是奇蹟而是「專業」
【報橘專訪】登山不能說走就走!台灣高山醫學權威:高山症有機會「零死亡」、失溫能事前預防
(本文經 上山遛小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親子登山活動中,「繩子」所帶來的陷阱有哪些?〉。首圖來源: 上山遛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