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獎 5 日頒發物理獎,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獲獎,他們分別是兩位氣候專家及一位理論家,因為氣候模型及對物理系統的理解而獲表揚。帕里西警告,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的巨大威脅。(圖片來源:www.nobelprize.org)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利用遺產成立基金會,以巨額獎金表彰對人類有卓越貢獻的人士。遺囑中,諾貝爾指示要將物理學獎頒授給「貢獻出物理學領域中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物理學獎自 1995 年以來,今年第一次表彰「氣候研究」的諾貝爾物理學或化學獎,當年化學獎頒給關於地球臭氧層破洞的研究。

(責任編輯:陳怡君)

2021諾貝爾物理獎由美德義 3 學者共獲殊榮

諾貝爾獎今天頒發物理學獎,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獲獎,他們分別是兩位氣候專家及一位理論家,因為氣候模型及對物理系統的理解而獲表揚。帕里西警告,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的巨大威脅。

法新社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時機,適逢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COP26)即將於下個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前夕,全球暖化將是首要議題。

真鍋淑郎目前任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他於1960 年代從事研究工作時,曾闡釋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與地球表面溫度升高的相互關係 。

他在地球氣候物理模型的發展上影響甚鉅,並致力於研究地球從太陽接收的熱能,如何以輻射傳回大氣。

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任職德國漢堡馬克斯普朗克氣象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儘管天氣趨勢時而有混亂變化,他因為解決氣候模型如何維持可靠而獲得讚譽。

諾貝爾委員會(Nobel Committee)讚揚他辨識出自然及人類活動共同引起的氣候「指紋」,以及氣候變遷能多大程度完全歸咎於人為排放。

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在日內瓦指出,這次物理學獎顯示「氣候科學高度受到重視,且理應受到高度重視」。

今天頒發的物理學獎是自 1995 年以來,首個表彰氣候研究的諾貝爾物理學或化學獎,當年化學獎頒給關於地球臭氧層破洞的研究。

曾有科學家否認全球暖化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及氣候科學家曾共同獲得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但部分非科學家否認全球暖化,並駁斥那是政治獎項

任教於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的帕里西(Giorgio Parisi),則因為 1980 年代研究工作備受矚目,獲得一半物理學獎。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他的當年研究是對複雜系統理論的「最重要貢獻之一」。

帕里西的研究雖未聚焦氣候,但他在物理學獎公布後談及地球面臨的迫切問題。他表示,在因應全球暖化方面,人類必須做出強有力決定,並非常快速採取行動,時間相當緊迫。

諾貝爾得獎者示警: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的巨大威脅

帕里西今天告訴記者,氣候變遷對人類構成「巨大威脅」,各國政府儘快採取行動至關重要。

推薦閱讀

搞笑諾貝爾獎出爐了!「鬍子的研究」居然得到「和平獎」?

原來經濟學獎不是真正的諾貝爾獎:一場政府與銀行的主權爭奪戰而誕生的獎項

你住的房子10年後會被淹沒嗎?氣候變遷將成惡房東逼你搬家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諾貝爾物理學獎聚焦氣候變遷 凸顯人類面臨巨大威脅〉。首圖來源:www.nobelpriz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