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電動車
圖片來源:flickr

電動車的普及是世界潮流,2030 年全球預計將有3100 萬輛電動車。電動車的碳排放量比汽油車少許多,但是為了趕上氣候變遷的速度,政府和業者正在絞盡腦汁在各個環節努力,把電動車綠化再綠化。

從電動車的腳開始——輪胎

德國馬牌輪胎(Continental)新推出一款「Conti GreenConcept」概念輪胎。一般傳統輪胎需要以攝氏 1400 度加熱沙子製造,「Conti GreenConcept」概念輪胎則使用超過一半追溯性、再生與回收的材料製作,包含 35% 的可再生原料與 17% 的可回收原料。

Conti GreenConcept」概念輪胎用穀倉平常會丟掉的米糠取出矽酸鹽,用從回收塑膠瓶提煉的聚酯線製作胎側,同時使用蒲公英根製作的天然橡膠,以及以植物來源取代原油製成的樹脂跟油。

這樣設計的好處除了環保,也增進汽車效能,因為這款輪胎只重 7.48 公斤,比起傳統輪胎輕了 40%;它也連帶改善滾動阻力,比起歐盟最高等的輪胎低了 25%。若是配備在電動車上,能增加 6% 的里程。

馬牌輪胎計畫在 2030 年變成全球最環境友善的輪胎企業,並至少在 2050 年前達到供應鏈完全「碳中和」。它的這款輪胎讓人發現電動車不只在動力上可以綠化,而是所有各式零件都可以更環保,甚至可能是整台電動車。

整台電動車不只可回收,而且還方便回收

BMW 在2021 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發布全新概念車i Vision Circular,這是一款100% 可回收材料打造的車子。

一般而言,奢華精品品牌不會使用再生材料,但近來趨勢逐漸改變。舉例 再生尼龍與石油做的尼龍相比,材質完全相同,但再生尼龍可減少90% 的碳排放,並能多次回收再製。

BMW 的可持續發展總監柏琳格(Daniela Bohlinger)表示「所有車內看到的布料,都是我們從自己的車回收而來,製成新的布料。」

除此之外,該車的零件也可輕易替換,比如門框或者座椅,只要按下快速拆卸按鈕,就能夠輕鬆調換。柏琳格表示:「每個你看到的部份都不是黏合的,而是可拆卸的。對我們來說,輕易拆卸也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挑戰性高的電動車鋰電池回收

在所有綠化電動車的環節中,最挑戰應該就是鋰電池了。鋰電池的製作過程需要很多稀有原料,比如鈷或者鋰,挖礦過程也會產生很多碳排放,提煉過程又需要花大量的水。再者,丟棄也是問題。泰國汽車公司Aapico Hitech 執行長葉瑞泉(Yeap Swee Chuan)表示:「一顆電池使用10 年後就會丟棄,如果你要把所有汽車電動化,那所有廢棄電池的量將會非常驚人。」

目前世界各地已經有不同組織正在為回收電動車鋰電池努力。在英國,Eco Recover 與Fenix Battery Recycling 回收廢棄的電動車鋰電池會運送到Fenix 的回收廠。目前Fenix 是英國唯一一家擁有鋰電池回收設備的公司,但隨著未來電動車的市場蓬勃,將會有越來越多公司被啟發,跟上這些回收服務。

中國也注重電動車電池的回收。7 月中國發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體系。

目前中國電池回收有 2 大方式:「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梯次利用」是將退役動力電池拆解重組後,應用到儲能等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領域;「回收提取原材料」則是提取報廢電池中的鈷、鎳等價格昂貴的金屬材料。

歐洲也急忙跟進。歐盟委員會於去年(2020)年底提出新立法建議,建立一個關於電池生產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的可永續性、可追溯性和流通性的法律框架。

歐洲汽車供應商馬上動了起來。福斯汽車在德國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開設了第一家回收工廠,計劃在試點階段,每年能回收多達 3600 個電動車電池。

雷諾公司也正在回收電動車電池,它與法國廢物處理公司 Veolia 和比利時化學公司 Solvay 共同設立的財團合作,目前每年回收幾百套電池。

從零件、電池到整台電動車,充斥綠化電動車的細小環節。由於使用電動車已是全球趨勢,氣候變遷也進逼人類,在這樣的危機下,電動車產業的環保挑戰,也是轉機。

推薦閱讀

拜登電動車政策與世界局勢合流,台灣政策卻快看不到車尾燈了

【當地球愈來愈「任性」】電動車不僅改變汽車產業,更有望顛覆能源現狀

【台灣經濟將再次起飛】電動車超前部署!台廠跟隨特斯拉駐點德州,政府佈局緊追在後

參考資料

engadgetcnetBBC 1bmwcircularonlineudnBBC 2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