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極端氣候下的大自然反撲,讓世界各地應接不暇,減碳成為國際上必須齊力斷金的重大生存課題。各商業銀行和開發銀行在大型投資人施壓下,正思考如何停止為新的發電廠挹注資金,以達到氣候目標。
根據綠色和平資料顯示:在臺灣,仍然有將近 50% 的發電來自燃煤,臺電的公開資訊也顯示燃煤發電為其火力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大來源,占比高達 62.8%(責任編輯:陳怡君)

在臺灣,仍然有五成的發電來自燃煤,臺電的公開資訊也顯示燃煤發電為其火力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占比高達 62.8%。(圖片來源:pixabay)
路透報導,在亞洲開發銀行 (ADB) 推動下,花旗 (C-US)、滙豐 (HSBC-US)、保誠 (PUK-US)、貝萊德 (BLK-US) 這些大型金融機構正研擬計畫,加速推動亞洲燃煤電廠關閉。
金融機構計畫買下亞洲燃煤電廠 15 年內除役
這些金融機構計劃促進公部門和民間部門合作,買下亞洲的燃煤電廠並使其提早在 15 年內就除役,讓員工有更多時間可以退休或找到轉職,也幫助各國朝再生能源轉型。
知情人士說,亞銀這項計畫,替亞洲政府和跨國銀行提供一個潛在、可行的模式,有望推動初步談判,並且希望成為今年 11 月蘇格蘭 COP 26 氣候峰會可以運用的模式。
ADB 副總裁 Ahmed M. Saeed 說:「民間部門對抗氣候變遷有很多很棒的點子,我們正在盡可能拉近民間和公部門的差距。」
各商業銀行和開發銀行在大型投資人施壓下,正思考如何停止為新的發電廠挹注資金,以達到氣候目標。
Saeed 說,這項協議的第一筆採購可能在明年實現,將以混合股權、債務和優惠貸款的方式進行。
燃煤發電佔溫室氣體排放的 1/5
燃煤發電占全球約五分之一溫室氣體排放,是最主要汙染源,研議中的新機制希望以低成本的混合融資催生一個減碳機制,並成立另一個機制資助再生能源計畫。
英國保誠集團 (Prudential) 的保險成長市場部門總裁 Donald Kanak 說:「若能找到一個有秩序的方法,加速汰換燃煤發電廠並讓它們走入歷史,將能替再生能源帶來一個更可預測、寬廣許多的發展空間。」滙豐則拒絕對報導評論。
國際能源署 (IEA) 預測,今年全球煤炭需求將增加 4.5%,新增需求中 有 80% 來自亞洲。
全球燃煤發電比例 2050 年將降至 0.6%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ICC) 目標則是,讓全球燃煤發電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率,在 2030 年前從 38% 下降到 9%,到 2050 年進一步降到 0.6%。
推薦閱讀
國際減碳來真的!台塑只剩 1 .5 年解決能源轉型及減碳問題,否則「貨」再也出不去
習近平想把中國塑造成「為地球負責」的大國,台灣趕得上這波「碳交易」國際趨勢嗎?
【解析度越高,碳排放越多?】一窺你追劇的碳排放!追劇 1 小時等於爆幾包爆米花?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對煤電說不!花旗、滙豐、保誠、貝萊德擬買下亞洲燃煤電廠加速除役〉。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