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OVID─19疫情下的推遲就醫,也需及早因應〉。首圖來源: Macrovector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身邊有許多人因為疫情延遲就醫或不願就醫,倘若第三級無限期拉長,本該就醫的病患該如何?醫院端及醫生們又該如何持續關注並提前擬定策略,或是開發新的看診模式因應目前的疫情?(責任編輯:陳怡君)
疫情升溫下的延遲就醫或不願就醫,未來需密切關注
自從 COVID-19 於五月在台灣爆發以來,一度感受遙遠、屬於他國的疫病,瞬間成為冷酷的生活現實。無論是攀升的死亡與確診人數、逐漸延長的三級警戒時間,或是醫院加開專責病房等等,不僅說明了疫情的嚴峻,更反映出醫療量能的緊繃。然而,參酌他國已發表的報告,在疫情升溫後隨之而來的延遲就醫或不願就醫,亦是未來需密切關注的焦點之一。
根據近期的新聞報導,自從五月中宣布三級警戒起,各大醫院陸續進行醫療服務降載,可能是門診減診,亦或是取消非緊急的住院、手術及檢查等等。由醫療現場的觀察,平常人來人往的醫院,人潮已明顯減退;而來電取消或延後回診,或看診時間沒到診的病患,也確實不在少數。
推薦閱讀
【報橘帶你看:各國疫苗施打方針】首爾市推「333 對策」,療養院院民及從業人員第一梯先打
【權貴搶打疫苗耍特權,疫苗沒有我的份!】指揮中心需依法重罰,方能找回公信力
【越南疫情爆發】1 億人口接種率僅 1%,珍貴疫苗「先救工業區」
(本文經合作夥伴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OVID─19疫情下的推遲就醫,也需及早因應〉。首圖來源: Macrovec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