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經編輯自製)

編譯/Vivian Lai

美國海軍將進入一段脆弱時期,冷戰時間的潛艇、軍艦將進行大規模退役,之後才會有更多針對中國的新武器投入海軍。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可能會削弱美軍在台灣海峽的威懾力道。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個月警告美國國會,中國可能會在 6 年內在台灣海峽採取軍事行動的原因。

冷戰時間軍艦即將退役,增加台海不穩定性

根據《日經》報導,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安全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湯姆.舒加特(Tom Shugart)表示,「冷戰時期所建造的軍艦,已經快到其使用壽命的臨界點。」

2022-24 年間,每年將有 10 – 14 艘船隻退役,其中大部分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Ticonderoga-class cruiser)、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艦(Los Angeles-class nuclear-powered fast attack submarines)。然而舒加特指出,影響最大的巡弋飛彈潛艦(SSGNs)也將在 2026 年退役。

「這種軍艦中每一艘都可以攜帶 150 多枚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而在這段時間內,這些軍事武力將消失殆盡,而且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填補。

舒加特說,基於各種原因,導致替補退役船隻和導彈發射器交付緩慢。根據舒加特表示,他在三月份也向參議院提供類似的證詞。首先,在冷戰之後,美國實施和平紅利(peace dividend)大幅削減了軍事開銷,減少了船隻的建造。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的數據顯示,海軍現役艦艇的數量從 1987 年的 568 艘下降到 2007 年的 279 艘。

「我們從每年建造 5 到 6 艘潛艇縮減至 10年建造 5 艘。在海軍造船商出現反彈後,截至2020年,船隻總數攀升至 296 艘。」

中國可在美國軍艦退役時間,增強海軍軍事能力

其次是美國在軍事計畫上的改變。舒加特說:「在經歷 10 年或 20 年的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中東、中亞的反叛亂行動後,現在有更多的軍事計劃關注中國所產生的威脅。但是,像是高超音速導彈等高端武器,只會在 2029 年左右才會開始使用。」

彌補缺失軍事武器的替代方案是增加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missile)的發射功能在最新型的維珍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潜艇(Virginia-class submarine,又稱 774 級),稱作 Block V,該艦艇目前已訂製,但軍火商尚未交付。

舒加特表示,「據我估計,未來5 – 8 年,可能是該地區(台海地區)最危險的時期。

舒加特的書面證詞指出,中國最大的弱點可能是其缺乏足夠的兩棲海運能力,來運送和維持入侵台灣的部隊。美國未來威懾力的減弱,是否能為中國爭取時間來彌補當前在能力上的差距,這可能是大國競爭的焦點。

上週,習近平參訪海南島的海軍基地,其中的三艘船艦,擁有能運送海軍陸戰隊並將其降落在敵對領土的能力。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菅義偉:日本不以軍事介入台灣海峽衝突!學者:他被日本憲法綁手腳

【日本不再低調批中國】看不下去中國侵害海域與人權,日美同盟引中國抗議

【日本民調超挺台】日經:7 成民眾支持台海穩定,各年齡支持比例都高於反對!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