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Twitter、Google 三大科技平台巨頭再次出席聽證會。編輯自製(圖片來源:DorseyPichaiZuckerberg

編譯/Vivian Lai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臉書(Facebook)、谷哥(Google)、推特(Twitter) 25 日出席眾議院聽證會。這次是自從川普支持者衝入美國國會大廈、疫苗開始施打後的首次聽證會。美國國會議員認為,這些都是促使加強平台監管的重要轉捩點。

眾議院欲修法加強政府對平台的約束力,拔除社群網路保護傘法案

綜合《BBC》、《CNN》報導,聽證會以單刀直入的方式開場,主席邁克.道爾(Mike Doyle)詢問三大巨頭代表,是否要對衝入國會的事件負責,沒有人依照他所提出的要求,直接給出「是」或「不是」的答覆。除此之外,邁克.道爾甚至還要求各平台在 24 小時內,移除為數不少的反疫苗(anti-vaxxers)言論。

此場聽證會最重要的是,國會正在考慮廢除或修正《通訊規範法》第 230 條,這是針對早期網路所制定的立法,讓平台不須對用戶發布的內容負責,被視為社群網路的保護傘。

科技三巨頭提出在對抗假新聞中,所作的各項努力

馬克.祖克柏(Facebook 執行長)在書面證詞中指出,有別於賦予平台業者免責權,法規應該要求業者證明平台設有檢查和移除非法內容的方式與工具。

針對假訊息,祖克柏表示,「仇恨言論僅佔 Facebook 的一小部分,政治新聞也僅佔美國用戶內容中的 6% 。」

祖克柏概述其團隊對抗假消息所做的種種努力,包括與 80 個事實查證組織合作,並為被揭發的假新聞附上警示標籤。他說,Facebook 已經刪除了超過 1200 萬個與 Covid-19 有關的假訊息。

桑德爾.皮查伊(Google 執行長)針對修法進行回覆,「廢除《通訊規範法》第 230 條,恐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不但會損害平台自由表達的權利,還可能限制平台保護使用者的能力。」

皮查伊指出,2020年,YouTube 一直致力於指認和移除會誤導選民的內容,而首頁上關於 Covid-19 的訊息瀏覽量已超過 4000 億次。

傑克.多西(Twitter 執行長)表示,對抗假訊息的方法,就是贏得用戶信任。為達此目標,必須增強透明度、確保程序公平、讓用戶選擇貼文演算法,並加強隱私性。

多西沒有針對《通訊規範法》第 230 條提出修法意見,但分享了 Twitter 最近兩個新測試—Birdwatch、Bluesky-Twitter,說明其正在嘗試解決假訊息問題。

Birdwatch 有大約 2000 名來自 Twitter 社區的參與者,該功能可標記具有誤導性推文,並為其附上註解。

Bluesky 是一個由 Twitter 資助的獨立作業團隊,致力於開發「去中心化」的社群網站標準守則。

在 25 日的聽證會上,國會議員不間斷批評科技巨頭老闆沒有採取足夠的行動來解決假新聞問題,尤其是和兒童有關的假訊息,並經常打斷或限制科技巨頭們的回應方式,只能用「是」或「不是」的方式回答。

對此,多西在聽證會進行間在推特發文諷刺,貼出一個問號,並提供「是」和「不是」兩個選項公開讓大家投票,反諷國會議員行為。

社群媒體=滋長暴力?

國會大廈的暴動也是改變科技巨頭們在商業決策轉彎的重要時刻。 Facebook 無期限暫停了川普的帳戶,並將視情況解除封鎖,Twitter 作得更絕,即使川普決定再次競選公職,也永久禁止他的使用推特帳號。

但許多人認為,社群網路已經使人們質疑選舉結果的合法性,不信任感也與日俱增。

美國競選團體 SumOfUS 已經審查了數十個社交媒體帳戶,指出社群平台的政策、演算法間接助長了社會暴力。

FullFact 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事實查證組織,該組織對 BBC 表示,「假訊息會毀了人們的生活。在美國大選之後,我們看到了假訊息和陰謀論對民主進行直接的攻擊。」

如同過往舉辦過幾場的聽證會,科技巨頭們與美國政府雙方並未獲得具體的共識,但可以看出,國會議員對平台的態度逐漸轉為強硬,對於規管社群平台、施加平台責任的決心,也已經日益堅定。

推薦閱讀

臉書「鎖川普帳號」跟中共「微信封號」有什麼兩樣?專家告訴你:差很多!

社評:臉書與澳洲的 pk 結束了?數位平台跟內容產製者打起來,台灣要站哪一邊

【臉書付錢,澳洲政府與媒體贏了嗎?】澳媒:該協議是改變談判條件的里程碑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編輯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