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防部要從哪裡找軍事預算抗中。圖片來源:美國印太司令部網頁
隨著拜登政府多次聲明與中國的競爭關係,也提到會致力於維護台海與南海的安全,按常理而言,應該會提高針對中國的國防預算。然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4 號的外交政策演說中,談到如何支持民主價值時表示:「我們不會藉由昂貴的軍事干預,或者用武力推翻極權政權來促進民主。過去我們曾用這樣的戰略,即便立意良善,這些嘗試沒有奏效。它們只是破壞民主聲譽,也讓美國人民失去信心。」
國務卿雖然表示最好不要多花錢,然而,據《政客》(Politico)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上將向美國國防部提案明年預算增至 50 億美元,來迎擊中國於亞太地區的增強,這是上一年預算的 2 倍。
「我們在印泰地區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常態化的威脅。如果缺乏有效且具說服力的常規反制,中國會膽大包天。」戴維森 1 號在華盛頓的會議提到,「我們一定得傳達給北京,用武力達成目標的代價太高了。」
中東問題令美國頭疼,國防部哪裡調頭寸?
高額的國防預算,該從哪裡補呢?現在美國國防部遇上的 3 大錢坑為:中國、中東,以及軍備現代化。其中最令每任美國總統頭痛的就是中東,尤其是 3 日美國駐伊拉克安巴省的阿薩德空軍基地(Ain al-Asad airbase)才受到 10 枚火箭彈的襲擊。拜登有可能從中東撤軍事預算嗎?
雖然拜登已經在重新盤點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事佈署,但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他會在阿富汗、伊拉克或敘利亞等有衝突發生的地區,撤回軍力。前美國國防部戰略與軍力發展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觀察,拜登政府無意縮減中東、阿富汗或歐洲的資源,他們甚至同時想要求國防部處理疫情和氣候變遷。
美國國會回應
據《政客》報導,最終會由國會來決定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的此筆預算提案,目前部分議員都對增加反制中國的軍事預算抱持正向態度。
美國參院軍委會的議員殷霍夫(James Inhofe)認為戴維森的提案向國會繪製了在印太地區維持反制局面的能力佈署,並且表示這項小投資,能贏來對中國的大力反制,「讓我們重掌美國的地區性優勢,並避免太平洋地區的戰爭。」
曾投入伊拉克戰爭的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斯表示被司令部「具前瞻性的策略」鼓舞。「如果我們計畫要迎擊挑戰,我們一定得排序各項預算的重要性……包括強化重點地區的盟友與夥伴,增強後勤網絡支援。這些計畫已經被推遲許久。」
但不是每位議員都支持「前瞻性策略」。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表示還不確定戴維森的提案是否為解決問題的答案,他認為這個策略所增強的軍事力量,已經足以統治中國。
「我想要我們專注於反制,也就是如何足以阻止中國藉由侵略台灣、把領土界線推向鄰國,或者霸佔海上航線,成為世界強權。」史密斯贊成反制,但不是統治。
無論如何,美國國防部已經注意到中國的彈道飛彈與核武等長期潛在威脅,他們估計北京的核彈頭在未來 10 年至少會成長 2 倍,來到 400 顆以上。
國防部目前已經預示可以將某些主要計畫的預算移轉到中國項目。上個月國防部盤點包括 F-35 戰鬥機、船艦以及核子武器等昂貴計畫,也包括中東相關計畫。
推薦閱讀
【布林肯:不能放任中國逍遙法外】拜登政府對中策略更成形!盤點 4 個「對中國手段」
【中國外交部與解放軍鬧不合】「攻台與否」陷入分歧!中國智庫坦言:軍力落後美國,武統成本太高
中國頻開船到釣魚台,日本怒增軍事預算!但菅義偉面臨 3 挑戰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美國印太司令部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