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藍認民怨猶存「罷捷沒有輸」 反萊戰略2.0、趙江競合是重頭戲〉。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政壇震撼彈!剛重回國民黨的趙少康 8日接受《聯合報》專訪時宣布,將參選 2024 總統大選。不過,國民黨才剛在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摔了一跤,民心真的能靠「政治金童」挽救嗎?

對國民黨來說,「罷捷」雖然失利,但從投票數分析,似乎未達重挫程度,因此黨內定調「沒有輸」。然而,在罷捷落幕後,被國民黨視為主戰場的——罷萊豬立委和萊豬公投才正要上演。

這不僅是台灣政壇兩大黨間的競爭,更是國民黨內「黨主席」的卡位戰!(責任編輯:徐子捷)

面對罷捷後的割萊委、反萊豬公投案,國民黨如何迎戰民進黨的「直球對決」,將挑動藍營內部競爭敏感神經。圖片來源:上報攝影王侑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楊毅

罷捷案未過關,藍營自評「並非民怨不足」,而是「執政黨政治資源壓抑多數民意的展現」,認為此一結果並沒有輸,且開出的同意票數超乎預期,代表藍軍基本盤已「止跌回穩」。

然而,面對接下來的割萊委、反萊豬公投案等,在民進黨已清楚定調「直球對決」政治氣氛下,國民黨要如何重新擬定作戰策略及設定戰略目標,不僅攸關藍綠對壘勝負成敗,更勢將挑動黨內競爭敏感神經。

國民黨自評罷捷未挫敗、諷綠慘勝「住地下室」!

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投票結果出爐,一如外界預測,罷捷案最終以失敗收場,同意票數為 5 萬 5261 票,距離過關門檻尚有 1 萬 7631 票之遙,落後不同意票數也有 1 萬 130 票的差距。

相較選前藍營內部民調及估票狀況,似乎並未到達嚴重挫敗的程度,讓不少黨內人士都鬆了一口氣,因而將此歸咎於是民進黨傾全黨之力壓制,「小市民對抗大總統」資源不對稱之結果。

確實,若以最近一次、即去年 815高雄市長補選結果來看,此次罷捷案投票率同樣為 4 成 1 左右,上一回國民黨市長候選人李眉蓁於鳳山區僅獲 3 萬 3561 票、得票率 27.67%,才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藍營的罷捷同意票數已有所斬獲,約成長 2 萬 1700 票、總得票比率更高達 45.8%。反觀,綠營在該區得票減少約 1 萬 7307 票、罷捷不同意票比率降為 54.2%,反映藍綠回歸「四五比五五」的基本盤結構。

只不過,國民黨除了自勉「雖敗猶榮」,保住反萊豬民怨「底氣」,嘲諷民進黨「慘勝」被嚇出一身冷汗,在鳳山創下史上最低得票,「不是摔到樓地板,是住進地下室」等外,罷捷此役落幕後,緊接在後頭的還有「抗中大將」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牽涉「台美關係」的反萊豬公投案及連動 2022 縣市長選戰的「公投併大選」公投案等幾場重要戰役,這才是藍綠一決勝負的真正戰場

不可諱言,罷免案的推動與成敗,背後涉及遭罷免對象的個人條件及「仇恨值」、選區結構、資源整合等錯綜複雜不同因素。然而,回顧自罷韓案、桃園中壢的王浩宇罷免案,再到此次罷捷案,國民黨總是陷入「父子騎驢」的兩難窘境,究竟要不要以政黨力量介入、何時投入資源、如何與罷捷團體相互配合等,顯得左支右絀,缺乏整體戰略思維及政治效應評估,一再保守觀望到了最後關頭,才意欲出面收割戰果。

藍掀少康之亂轉移清捷力!羅智強抨未戰先降

對比民進黨全面發動罷免韓國瑜,及在罷王案通過後迅速回神嚴防「骨牌效應」持續發酵,蔡英文以總統兼黨魁之姿一聲令下後,民進黨公職隨即傾巢而出,全力「護捷」防堵罷免案過關,背後更可看出綠營民代早已有「唇亡齒寒」的危機意識,開始為 2022、2024 選戰「超前部署」提前暖身練兵。

尤其,此次罷捷案投票前的最後決戰黃金周,這一周以來,國民黨因趙少康返黨宣布參選黨主席一事,連日來更上演藍營茶壺內風暴及分裂戲碼,黨內討論議題轉為權鬥逼宮等各式陰謀論,黨中央「保江派」勢力與挺「趙韓結盟」陣營,陷入激烈爭執趙有無參選資格、要不要給予中評委身分、忙著互相放話攻訐或抓內奸等。

儘管罷捷選前之夜,江啟臣與趙少康合體拍攝影片,積極對外營造兩人冰釋前嫌的團結印象,但效果已相當有限,罷捷過關仍差「臨門一腳」。

不僅如此,趙少康於罷捷投票前夕,指稱罷免制度不合理、門檻過低等,主張「這一波可以停了」等發言,更是澆了藍營後續割萊委、發動反萊豬公投等一桶冷水,原先主張應取消黨魁參選限制的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隨即出面無奈地抨擊趙此舉是「附和合民進黨的『報復式罷免』」之説,「坦白説,接下來陳柏惟和吳思瑤的罷免,已經未戰先降提前結束了!」

從時程上來看,若「刪Q案」、反萊豬公投案等順利成案,最快可望於今年 6 月左右進行罷免投票、8 月底舉行公投投票。換言之,在 7 月底國民黨主席改選前、後 1 個月,將各自有 2 場重要選戰要打,目前江啟臣領導的黨中央已明確定調將罷免案與反萊豬作連結,有意角逐黨魁大位的黨內挑戰者,諸如趙少康、朱立倫及連勝文等人,是要選擇跟進積極表現與江爭搶基層支持,抑或有其他「教訓蔡英文」凝聚藍營團結共識的區隔性作法或主導議題,無疑將是這場黨魁大戰的後續觀戰重點之一。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趙少康打臉自己?】去年才說「沒有年輕選民的國民黨,沒前途」,今年卻結盟韓國瑜搞「大老宮鬥」

【國民黨挖洞給自己跳?】黨中央、議員都不挺「罷捷」!KMT 民調曝光:再輸恐不利 2022

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夢該醒了!狂打萊豬已讓自己一路走到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藍認民怨猶存「罷捷沒有輸」 反萊戰略2.0、趙江競合是重頭戲〉。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罷捷沒過】藍自評催出基本盤 止跌有了「回升」成課題
【獨家】台中紅派大老逼壓「卡趙」保黨權 江啟臣轉彎定調:改規則怕嚇跑中間選民
【結盟內幕】韓國瑜、趙少康兩岸路線近 聯手重擊江也邊緣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