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美中貿易戰未休 專家:拜登很可能持續施壓中國〉。首圖來源:Joe Biden 臉書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習近平昨(26 日)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意有所指地表示,國際搞新冷戰,只會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是對抗,並補上「強者不該霸凌弱者」。白宮反過來回嗆,中國目前對我們(美國)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念構成了明顯挑戰,對中戰略不變。

未來中國在華府將遭遇除了經濟層面外,也可能包含人權、領土、間諜行為等多方面的阻力。一起來看,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以及中國未來可能遭遇的困境!(責任編輯:賴怡璇)

經濟學家表示,拜登聚焦2019疫情和經濟議題後,很可能就貿易和科技持續施壓中國,力促中國開放經濟。

經濟學家表示,拜登聚焦疫情和經濟議題後,很可能就貿易和科技持續施壓中國,力促中國開放經濟。圖片來源:Joe Biden 臉書

學者分析:拜登政府將施壓中國政府,要求開放經濟

美中貿易戰未隨拜登執掌白宮停息。經濟學家表示,拜登現在想聚焦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和經濟,之後他很可能就貿易和科技齟齬持續施壓中國,力促中國開放經濟。

美中兩國在貿易和科技議題上的摩擦,促使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2017 年對中國輸美商品調高關稅。

美聯社引述經濟學者分析,拜登(Joe Biden)的協商人員可能不會像川普那般強調縮小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而是會更努力施壓中國開放由政府主導的經濟,長遠來看這麼做更重要。但預期現在不會出現突然調降關稅和其他重大變化。

英國研究和諮詢機構「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說:「我認為拜登會更著重嘗試取得結構性改革。這會花費一點時間,之後我們才會看到任何轉變或明確公告。」

美中發言人隔空互嗆,距離上次協商已是一年前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昨天表示,拜登正在評估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希望與盟友協調未來要怎麼做。莎琪提到「總統致力制止中國的經濟陋習」,但並未透露可能有何變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則呼籲華府吸取川普政府對華「錯誤政策」的教訓,採取建設性的態度,還說「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但他未提到北京方面可能的改變。

美聯社指出,歐美和其他貿易國都對中國有怨言,但川普採取行動發起殊死戰獲益甚少。華府雖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府帶上談判桌,卻也擾亂全球貿易、提高消費者物價、減少工作機會。

美中協商上一次重大進展已是一年前的事。 2020 年 1 月,北京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承諾採購更多黃豆和其他美國出口品,並將停止施壓企業轉移技術。

中國並未完全兌現採購承諾,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下,中國採購量只達承諾的 55% 左右。在科技政策方面,一些經濟學家雖說相關變革很重要,但質疑美方是否真是贏家。他們表示,北京為滿足自身計畫,可能無論如何都會做這些變革。

中國在華府的阻力更甚,全球貿易分析師:中國必須改變

中國當前在華府遭遇到的阻力更甚以往,理由包括中國的貿易紀錄、與鄰國的領土紛爭、打壓香港、傳出虐待穆斯林族群的消息、被控竊取技術和從事間諜行為等。

曾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擔任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次長的席茨(Nathan Sheets)說:「情勢已然大變。」

拜登的貿易代表人選戴琪(Katherine Tai)本月稍早演說時,以鷹派口吻談論中國。她表示:「我們面臨來自日益擴張、野心勃勃中國的強勢競爭。…中國經濟是由中央規劃部門指導的,他們不用受制於政治多元化、民主選舉、民意的壓力。」

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貿易分析師李爾凌(Raoul Leering)認為,中國若想有進展,必須做出改變。李爾凌說,雖然川普很多聲明「近乎胡鬧」,但川普說中國比美國有更多貿易壁壘、官方干預經濟更多,這是實情。

李爾凌表示:「拜登是否會收回(美方)貿易壁壘,端視中國改革和改變政策的速度。」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他說:盼台灣在世界扮演更大角色】美新任國務卿布林肯超直白:中國是美國最大挑戰

【白宮:中國的帳慢慢算】習近平對拜登開第一槍:「國際上不是比拳頭大」,美國直回嗆

【陳欣新、蕭美琴接連與美官員見面】中共痛罵蓬佩奧,疾呼:拜登上任後會不一樣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美中貿易戰未休 專家:拜登很可能持續施壓中國〉。首圖來源:Joe Biden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