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房市10大年度新聞 打炒房高居前2名〉。首圖來源:MiNe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2020 年 10 大房市新聞事件出爐,反映了今年房市熱與政府打炒房的制衡關係。今年台灣房市從上半年的持平,到下半年的暴衝,讓行政院趕忙出面壓抑房市熱度。不過,房市再熱,恐與市井小民關係不大。以下 10 大房市新聞,哪些令你產生巨大的無力感?(責任編輯:連柏翰)

內政部公布過去 11 年,平均每16戶人家才有1間新房子的供給。

內政部公布過去 11 年,平均每16戶人家才有1間新房子的供給。圖片來源:MiNe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公布,票選 2020 年房市 10 大新聞,第 1 名是「行政院祭出 9 大方案打炒房」,第 2 名是「央行出重手選擇性信用管制打炒房」。

2020 年房市場意外熱絡,行政院出手抑制投機買氣

「打炒房」是票選今年房市最大的新聞,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表示,今年房地產市場的熱絡情況,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當第 1、2 季各產業受困於疫情而重創行銷時,房地產業卻能一路從買氣小減到買氣平穩,第 3 季甚至是買氣空前大爆發,第 4 季末逼得行政院聯手央行、金管會,出手抑制投機買氣。

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指出,對於房地產業來說,年底出現了一顆「打炒房」大炸彈,也成為今年房市 10 大新聞的前兩條最重要的新聞。即便這波炒房的源頭來自於預售屋紅單,但是行政院、央行及金管會仍以 9 大方案與選擇性信用管制,向全體不動產業宣示,杜絕房地產投機的決心,2021 年可望產生新的市場交易秩序,建立更穩定、更透明、更合理的環境。

10 大新聞顯示 2020 年買氣爆發

2020 年房市票選 10 大新聞中,「2020 年買賣移轉件數可望突破 30 萬件、創 6 年來新高」排名第 3,「房地合一稅稅收大增 94%」及「928 檔期全台灣推案量 5428 億元」分居第 4、5 名;第 6 至 10 名分別為「近 11 年住宅存量新增 80 萬戶」、「電子業雙倍薪資搶工 全台營建業大缺工」、「購屋信心指數創 7 年新高」、「六都住宅價格指數出爐 台南市年漲幅 5.46% 最多」及「820 房仲捐血袋數創新高」。

公會強調,在今年第 2 季及第 3 季,房市便已經醞釀買氣大爆發的跡象,自 2016 年創下 24.5 萬件的新低量以來,近 4 年來每年成交量大約以 5% 的微量穩定成長,2019 年突破 30 萬件;2020 年前 10 月已達 26 萬件,全年推估可望近 32 萬件,再創 6 年來新高。

雙北外縣市崛起跡象明顯

對於交易件數達新高,公會認為有兩層意義,一是房地產市場買賣頻繁象徵繁榮,二則是稅收大增,房地合一稅國庫收入,在上半年便幾乎已達 2018 年全年水準。在 3、4 年前低點進場的買方,售屋誘因浮現,讓房地合一稅收明顯成長;尤其桃園市及台中市更是爆發力驚人,半年繳交的房地合一稅明顯多於雙北市,桃園市成長 260%,台中市成長 164%,顯示短期交易且獲利的情形,過去大多發生在雙北市,現在看來,其他縣市崛起跡象明顯。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過去 11 年六都的住宅房屋稅籍數量增加將近 80 萬戶,其中以新北市增加 23.8 萬戶最多。不過若對比家戶數規模,桃園地區是新房子供給規模最大的區域,平均每 5 戶人家就有 1 間新房子可挑選;供給規模最少的是台北市,平均每 16 戶人家才有 1 間新房子的供給。

2020 年台灣房市十大新聞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飼養寵物不再受刁難】朝野立委共推修法,租屋族將可安心飼養寵物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六都握全台 75 %資源,彰化縣人口 15 年少 4 萬人

【持有 6 戶房產才正常】建商口出狂言指責央行打房,但房市真的正常嗎?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房市10大年度新聞 打炒房高居前2名〉。首圖來源: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