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有心就能找到路 台灣贈捷克口罩生產線將啟運【獨家】〉。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與捷克的友誼越到寒冬越升溫。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奇(Miloš Vystrčil)於今年 8 月訪台,除了晉見總統蔡英文外,也拜會學、政、商等界,表達對台灣的支持。為回饋友善的捷克,台灣除贈送口罩外,台南的口罩廠商東建安,也致贈 5 條口罩生產線;在捐贈過程中,東建安總經理郭立霖展現台灣職人的堅持,認為在贈予捷克口罩生產鏈前,一定要確保捷克方經過培訓後,了解如何使用,才會是真正有價值的幫助。(責任編輯:連柏翰)

台灣輸出口罩產線至捷克,東建安總經理郭立霖(圖)表示,捐贈案採「企業對企業」(B2B)模式,各項衍 生費用由台捷雙邊企業協調解決。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不畏中共威脅,8 月底率團訪問台灣,台南一家自動化設備製造商為了感謝維特齊支持台灣,在他離台前宣布致贈 5 條口罩生產線。歷經雙邊 3 個多月密集協商,其中 2 條生產線將在本週開始啟運。
員工編制約 25 人的東建安贈送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口罩生產線一事持續獲捷克媒體關注,維特齊也數次向當地媒體說明與捷克政府相關單位、捷台商會及東建安協調的進展。維特齊曾為此案召開至少 3 次捷台雙邊視訊會議,駐捷克代表柯良叡也參與。
「捐贈」需突破重重關卡,維特齊:有心就能找到路
這項捐贈看似單純,但至今未完全落實有眾多因素,捷克複雜的國內政治、政府各權力部門的高度獨立性、歐盟與捷克的法規限制,以及台灣與捷克沒有官方關係,只是其中的幾項。不過,一如維特齊 9 月 3 日在外交部記者會所說,「有心就能找到路」。
可容納兩條口罩生產線的 40 呎貨櫃預定本週啟運。東建安總經理郭立霖告訴中央社,公司明天將著手處理海運事宜,貨櫃將從高雄港出海,約 40 天後抵達德國,隨後經鐵路運送至捷克首都布拉格。

捷克奈米材料及設備研發製造商InoCure與台灣自動化。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郭立霖說,捐贈案採「企業對企業」(B2B)模式,各項衍生費用由台捷雙邊企業協調解決。根據目前規劃,5 條生產線中,4 條將由捷克的奈米材料及設備研發製造商 InoCure 承接。InoCure 將與捷克最大口罩生產商之一 Good Mask 在布拉格合資建立社會企業「歐洲呼吸防護具研發中心」(ECVVR)。ECVVR 將撥出 5% 產能的成品交由捷克參議院等機關分配給醫療機構等需求單位。ECVVR 沒有台灣資本參與。
台捷合作案產線製造的 3D 立體口罩等級高於一般醫療口罩,近似 N95,英文稱為 respirator(呼吸防護具)。
根據東建安提供的資料,若 4 條產線全開、一天運作 20 小時,總計日產能將達 16 萬片,達到 Good Mask 目前日產能的 4/5。這表示在理想狀態下,來自台灣的全自動化設備一天將可生產約 8000 片 3D 立體口罩,無償供捷克民眾使用。
台灣廠商老闆堅持承接方需培訓:捐贈不是分糖果餅乾
為了解設備操作,並測試材料與設備相容性,InoCure 執行長布茲果(Matej Buzgo)及技術專家多普尼克(Miroslav Doupník)12 月初飛抵台灣。他們先在台北的旅館隔離 14 天,接著在東建安研究、學習約一個星期;18 日再赴台北,拜訪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及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隨後前往台北捷克餐酒館 Divadlo 慶祝台灣行圓滿順利,19 日返抵捷克。

InoCure技術專家多普尼克(Miroslav Doupnik)12月初自捷克飛抵台灣,在東建安廠房學習設備操作,並進行實機測試及材料特性驗證,19日返抵捷克。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較於其他曾來廠學習、多為台灣籍的合作夥伴,郭立霖說,布茲果及多普尼克喜歡「追根究柢」,不僅注重實體細節,也講究全盤掌握設計邏輯,且所有環節都要實作驗證。郭立霖說,把設備、技術交給他們,他「十分放心」。
郭立霖強調,自動化設備不是糖果、餅乾,「大家分一分開心就好」,無論是使用、維護等都需要技術;承接方未經培訓,未來設備稼動率堪慮。「我也可以把東西捐出去就不管了、任由對方分配,也不用花那麼多時間開會、搞得心力交瘁,但如果東西是給不會好好使用的人,本來好用的東西變成沒有用、甚至成為負擔,不只我的名譽、台灣的形象也會受影響。」
因此,他堅持承接方必須具相關專業,且必須來台受訓。
郭立霖說,他原來的心意就是要感謝代表民意的參議院議長、協助捷克民眾,而不是捐給捷克政府,因此所有安排都必須以發揮最大實質效益、盡可能幫助最多的人為依歸。
他強調,能夠「自力更生」的承接方才能真正貢獻社會,公益的路也才可能走得長久。此外,他期待為台灣與捷克、甚至台灣與歐盟的技術、產業合作開啟新契機。他說,「我和幾位同業常思考,台灣工具機產業、台灣經濟的下一步到底在哪裡。」

捷克奈米材料及設備研發製造商 InoCure 執行長布茲果。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他說,世界局勢變化很快,疫情及既有的技術競爭持續對產業構成挑戰。他即將退休,但期待自己的專業及經驗能對台灣的未來有助益。
至於第 5 條產線的處置,維特齊近日數度向捷克媒體表示,目前規劃走「政府對政府」(G2G)模式。他認同將多數產線交由私人企業處理是最好安排,避免政府與私人競爭或私相授受,且「政府通常是最差的經理人」。不過,據了解,G2G 相關規劃可能出現變數。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布拉格帥市長想台灣了】捷克成歐洲「支持台灣」的最前線!賀瑞普:期待與台灣有更緊密合作
中國商自己反悔!捷克鋼琴大廠拿回 7 百萬中國訂單,台灣客戶友善行為最受讚賞
捷克智庫決定用「台灣模式」反制中國資訊戰,考慮明年直接在台落腳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有心就能找到路 台灣贈捷克口罩生產線將啟運【獨家】〉。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