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日本地方政府對廢校進行地方創生,著名的例子有保田小學、椎名小學。

多個日本地方政府對廢校進行地方創生,著名的例子有保田小學、椎名小學。圖片來源:,翻攝自YouTube,經編輯合併。

日本少子化問題嚴重,已經連續十年人口自然減少。受少子化影響,日本自 1990 年代停辦公立學校,2003 年以後,每年都廢止 400 多所學校。這些學校拆掉也浪費,不少地方政府便推動對停辦的校園進行「地方創生」。

泳池剛好可以養鯊魚

日本高知縣椎名小學在 2005 年因少子化而廢校,經過地方政府的改造成為了高知縣的知名觀光景點—— 室戶廢校水族館。2018 年開館後短短半年就吸引 8 萬人次的到訪,在推特上也引起熱議。

在這座由學校改建成的水族館,有超過 50 種以上的生物,還可以近距離觀察稀有的黑海龜。校園內 25 公尺的游泳池也改建成海洋生物展示區,雙髻鯊、海龜與鯖魚、比目魚都在此悠游。而走廊間的長型洗手槽也改造成觸摸池,飼養著螃蟹、海參、海星等,提供小朋友實際觸摸。

校園內偌大的泳池可見到雙髻鯊、海龜與鯖魚、比目魚在此優游。

校園內偌大的泳池可見到雙髻鯊、海龜與鯖魚、比目魚在此優游。 圖片來源:翻攝自むろと廃校水族館

來去學校住一晚

日本的保田小學是另一所不敵廢校命運的校園,但卻在廢校之後成為了千葉縣重要的觀光景點。據《關鍵評論網》的報導,保田小學附近的居民在執行廢校之前,就開始討論廢校轉型,籌備期歷經 4 年,最後只花了 1 年 9 個月完成校園的轉型。

保田小學轉型後,一樓是「里山食堂」,邀請在地商家進駐,提供各種在地風味的美食。二樓則改為「住宿空間」,遊客可以名正言順地躺在教室中看漫畫。體育館則成為「里山市場」,販售各種在地農產、伴手禮、文創商品等,成為千葉縣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日本保田小學廢校後進行改建,成為複合式觀光設施,食堂、商店、旅館樣樣俱全。

日本保田小學廢校後進行改建,成為複合式觀光設施,食堂、商店、旅館樣樣俱全。圖片來源:翻攝自:YouTube,經編輯合併。

鏡頭拉回台灣

面對少子化議題,日本及早開始應對,展開地方創生除了空間再利用外,也製造不少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返鄉,解決城鄉發展不均的狀況。

看向台灣,教育部預估 2028 年大一新生將創下 16 萬人新低,面積更大的校園也將面臨廢棄。環境資訊中心認為政府左手鼓勵青年返鄉,右手進行廢校後卻沒有再生利用的進度。呼籲政府應在「城鄉均衡發展」的情況下,評估台灣的廢校進程。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六都握全台 75 %資源,彰化縣人口 15 年少 4 萬人

號召村民買下所有土地!阿爾卑斯山深谷村落用一座座小木屋,搭建沒有財團的人間仙境

【報橘專訪】「你隔壁鄰居有在用,來學一下吧」——從創造環境開始,年輕人領軍打造社區產業聚落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翻攝自YouTube,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