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科技業明星紛出走矽谷 政治與生活環境逼走人。首圖來源:TED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全球科技公司聖地「矽谷」,近年漸漸被德州取代。據《商業周刊》報導,由於德州稅率較低,企業搬遷後可省下 30%左右的開銷,加上本來就有半導體公司駐廠、高等學府林立,已符合「新興科技城」的基本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影響下,各大企業內准許員工遠距工作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形成更彈性的工作型態。縱使美國疫情嚴峻,在這波「遠端作業」趨勢下,美廠也可以是台灣年輕人申請工作的優先選項之一。(責任編輯:梁雁)

圖片來源:TEDCC Licensed

近來包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等數名美國科技業明星陸續搬離矽谷,除了因武漢肺炎疫情促使遠端工作盛行,再加上政治氣氛極端對立等因素,造成這個科技業重鎮的光彩變得黯淡。

交通問題、高昂生活成本毀矽谷吸引力

法新社報導,早在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位在北加州的科技業人才追夢地矽谷之前,當地惡夢般的交通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已令人卻步。此外乾旱和猖獗的野火也打擊矽谷吸引力。

目前已率先出走的科技業明星,有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甲骨文(Oracle)創辦人艾里森(Larry Ellison),以及數據分析公司帕蘭泰爾(Palantir)的共同創辦人提爾(Peter Thiel)和執行長卡普(Alex Karp)。

一些企業也已打包家當,準備把總部搬出矽谷,例如將轉往德州的甲骨文和慧與(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其中 1977 年創立於矽谷的甲骨文本月表示,「為追求成長及提供員工更有彈性的工作地點和方式」,因此將總部搬離。

從矽谷老牌企業惠普(Hewlett-Packard)分家成立的慧與則說,之所以將總部搬至休士頓,是因為客戶「在這個不尋常時期正進行數位轉型」。

在加州生長、6 年前搬到俄勒岡州(Oregon)的科技業獨立分析師恩德勒(Rob Enderle)指出:「加州總是存在一種風險,也就是某天會有夠多人說,這裡已不適合人居住,沒理由在這裡做生意。」

一些稅率和生活成本更低的州正在吸引科技企業前往,業者也可商談有哪些進駐獎勵。

目前擔任甲骨文科技長的艾里森通知員工,他正搬往自己 8 年前買下的夏威夷拉奈島(Lanai),將從那裡視訊工作。

受到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科技公司允許員工遠端工作,使得矽谷有名的校園式企業總部需求性越來越低。例如推特便曾表示,可能會無限期允許員工遠端工作。

馬斯克證實自己已離開加州前往德州。他今年稍早因不顧加州防疫封鎖令,任自家工廠繼續運作,而與當局發生激烈口角。

像 Brex、Dropbox 和 Splunk 等網路公司,都是在矽谷生根成長,但各自執行長都已離開舊金山地區。另外像帕蘭泰爾雖在矽谷創立,也已將總部搬到科羅拉多州的丹佛(Denver)。

帕蘭泰爾另位共同創辦人朗斯德爾(Joe Lonsdale )則將他的創投公司從舊金山搬到德州奧斯汀,理由和稅率及政治意識形態有關。

他 11 月在推特寫道:「奧斯汀對多元意識形態的包容遠勝舊金山。一個地方如果有很棒的左派嬉皮帶來絕佳的文化、音樂和食物等,通常是不錯的主意…只要不是全由他們治理這個州。」

推薦閱讀

我們的美國夢,在矽谷實現了嗎?旅美台人曝真正能促進「階級流動」的 2 關鍵

大到無「法」可管的 Google、Facebook、Microsoft 其實超親共!到底矽谷科技大廠該不該被「拆分」?

大家終於受夠毒品、流浪漢和人類糞便了嗎 —— 我緊密觀察矽谷房價後,有了「驚人發現」!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科技業明星紛出走矽谷 政治與生活環境逼走人。首圖來源:TED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