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形象展線上舉辦 印度次長向台商拋利多〉。首圖來源:,經編輯合併)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與印度貿易合作將更緊密!2020 年疫情肆虐,中印關係緊張,莫迪(Narendra Modi)喊出新台幣 8 兆元的「自力更生」(Atmanirbhar Bharat)計畫,支持印度自給自足,大力吸引台商投資。日前台灣舉辦的台灣形象展,就讓印方積極表態台灣在印度電子製造領域貢獻良多,而台灣也能以印度為新市場出口基地。(責任編輯:連柏翰)

印度總理莫迪與台積電。

印度總理莫迪與台積電。圖片來源:,經編輯合併

外貿協會今天首次透過線上方式舉行印度台灣形象展,受邀以視訊致詞的印度電子資通訊技術部次長薩哈尼拋出利多向台商招手,期盼台商助印度達成擴張電子製造業的目標。

印度台灣形象展:以 6 大主題向印度展示台灣科技與精品

受到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由經濟部國貿局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舉辦的印度台灣形象展以線上方式舉行,共邀請 120 家台灣企業線上參展,且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以 6 大主題向印度展示台灣的最新科技與精品。

貿協駐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和孟買的 4 個辦事處,透過管道邀請到 234 家印度買主,透過虛擬會議室安排 733 場次的貿易洽談會;貿協表示,採購項目以機械設備、醫療器材、資通訊產品和五金等為主。

台印關係緊密:供應鏈轉移下,印度成為台灣電子投資新選擇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台印雙方在經貿、文化和投資等關係愈來愈緊密,在近期供應鏈轉移議題發酵下,更讓印度成為台灣電子大廠投資的新選擇。為協助台灣企業進軍印度市場,貿協已連續 2 年在印度舉辦台灣形象展,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改為線上展辦理,盼透過科技跨越疫情障礙,持續強化台印互動。

印度電子資通訊技術部次長薩哈尼(Ajay Prakash Sawhney)透過視訊致詞表示,印台間的貿易額從 2001 年的 12 億美元,增加到 2019 年的近 75 億美元,成長近 6 倍,台灣是印度外國直接投資資金的第 38 大貢獻者;2019 年,台灣在印度投資超過 3.6 億美元,目前有 160 多家台灣企業在印度投資,包括鴻海、緯創、仁寶、華碩、聯發科、宏碁都在印度投資。

印度希望融入全球產業鏈,台灣可利用印度作為基地刺激出口

薩哈尼指出,過去 5 年,印度在電子製造領域的投資額從 290 億美元成長到 700 億美元,台灣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他強調,台灣企業已成功建立全球產業製造鏈,印度則希望擴大製造業並融入全球產業鏈,成為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的一部分。印度希望在未來幾年擁有數兆美元的數位經濟產值,電子製造產值目標希望超過 4000 億美元,這對台灣來說是龐大機會,除幫助印度滿足電子硬體需求,還可利用印度作為基地刺激台灣出口成長。

薩哈尼表示,印度正透過推出「生產相關獎勵」(PIL)、促進電子元件和半導體製造計畫(SPECS)、改進的電子製造聚落(EMC 2.0)方案等,計劃在未來 8 年總共支出 5 億美元吸引全球電子製造商和供應鏈到印度,目前更在北方省大諾伊達(Great Noida)資訊科技園區、班加羅爾狄瓦那哈里(Devanahalli)資訊科技園區和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斯里市(Sri City)工業經濟特區建立 3 個台灣電子製造聚落。

外交部次長田中光、駐印度代表葛葆萱、國貿局副局長李冠志、印度台北協會會長戴國瀾(Gourangalal Das)、投資印度(Invest India)總經理暨執行長巴格拉(Deepak Bagla)等人在致詞時也表示,在印度政府推出一系列獎勵措施下,期待更多台灣企業到印度投資,進一步強化雙邊經貿、教育、文化交流。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聖母峰長高背後有陰謀!中國計畫先拿下尼泊爾,再吞掉不丹主權直攻印度

【普丁的陰險一笑】印度成功試射「布拉莫斯反艦飛彈」威嚇中國,幕後推手竟是俄國

用「台印友好」閃瞎中共!駐印代表:台灣與印度的 2 政策有望創造「經濟雙贏」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形象展線上舉辦 印度次長向台商拋利多〉。首圖來源:,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