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派專欄 盛世下 那些想離開中國的人〉。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邊文章】
中國雖然不曾民主化,但曾有一段時間,在言論及思想審查上並沒有今日那麼嚴格,也因此上個世紀 80、90年代,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才得成為中共富強國家的利器。但如今中國學者連研究馬克思主義都得「看習近平臉色」,大專院校論文必須先跟「習思想」掛鉤,才有可能通過審核予以刊登。當人才不敢檢討政府錯誤、沒機會找方法改進缺失,影響國家的將不只政治或民主化裹足不前,流失的人才也將導致經濟發展受阻。
中國《百度百科》關於「中國政治學」條目出現這樣一段說法:「從 1957 年開始的『左』的錯誤氾濫的结果,導致了爆發於 1966 年 6 月的『文化大革命』。」這段話如今看起來極為諷刺,因為中國現在的確愈來愈左,似乎忘記了文革曾帶來的浩劫。(責任編輯:梁雁)

中國的書店通常都會擺放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相關書籍,圖為2019年中共建政70年之際,有上海的書店用「盛世華誕 70 週年」主題擺放黨國類書籍。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表面上,一切看起來沒什麼異樣。上海週五晚上的燒烤店裡滿是客人,這個城市的活動依然蓬勃,新聞上充滿正能量報導。但最近遇到幾個人都不約而同提到,他們在考慮離開中國。
中國高知識份子看不到希望,再有錢也買不到自由
首先是一名律師,他對現況感到悲觀,覺得社會倒退,且相信政治倒退終究會影響經濟倒退。倒退感的來源,和兩年多前的修憲、輿論控管、經濟「內循環」政策等有關。
他年輕時和妻子都是留美學生,女兒在美國出生,目前在上海唸小學。按照法律,女兒 21 歲時,他和太太可依親取得美國綠卡。但他最想到台灣生活,認為這裡適合華人居住。為此,他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先花錢買個小國護照,取得該國國籍後再到台灣,「如果台灣人不會太排斥大陸人的話」。
然後是兩名不到 30 歲的女性。她們規劃 2、3 年內出國唸書,並打算從此就在國外生活和發展,主要原因還是國內各方面的管控都愈來愈嚴格。
其中,28 歲的程小姐分享了她的心路歷程。大學剛畢業時,她並沒有出國讀書的念頭,在出版業工作幾年後,她自己經歷出版審查的震撼;身邊在文化圈的朋友,譬如從事電影、搖滾樂的也愈來愈「悶」,譬如脫口秀創作者也要被約談,但脫口秀的特色本來就是諷刺。
她對學術有興趣,就她所知,檯面上學術界的話語愈來愈單一。她驚訝地發現,曾經很具有批判性思考的學長發表了「戰狼式」的文章;與她私交不錯的老師坦言,現在都要特定主題的文章才容易被刊登,並鼓勵她,想念文化研究就出國。
「我就是想做學術,我很了解國內環境,逐漸覺得去國外適合我。」為了出國,中文系畢業的她已用兩三年時間邊工作邊準備英文,目前正在申請學校,家人也願意在經濟上全力支持她。
她身邊不乏想要出國的朋友,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幾乎沒有,主要是在接近 30 歲的年紀,大家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累積,放棄需要勇氣,多數女性此時也會選擇結婚。
最後是一名大學教授,他認真考慮國外的教職機會,並和已經先走一步的昔日同僚保持聯繫。他認為,目前所在學校裡掌握權力的人「愈來愈左」,這不只是氛圍的問題,他上報的研究題目,只要是和民主有關的都不容易通過,譬如其他國家的地方自治經驗。
有一種觀點是「國家不幸詩家幸」,中國當前面臨的複雜情況、國內治理問題,對創作者或記錄者來說也是十分難得的觀察機會。這名教授說:「如果能只做壁上觀,那很好。問題是,你是觀察別人還是被觀察?你自己就是河流裡被裹挾的小石子。」
他們只是極小的樣本,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倒退」這個詞,經常出現在週遭人對目前中國社會的評論中,即使已經有國外永久居留權的外商公司員工也表明,這幾年,他對整個國家的氛圍非常失望。
中國依然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尤其商業應用的創新讓人目不暇給,一線城市的文化藝術活動也十分精彩。但是想認識這個國家,不能只看它「有」什麼,還要看它「從有到無」的是什麼。
那些對國家未來憂心的,大多是 50 歲以上、有很好職業的人,他們享受了最多的中國改革開放紅利,過著較優渥的生活,但也因為走過物質上相對貧瘠但是思想探索更為開放的 1980 年代,甚至曾經出國留學,他們有了比較的基礎、失落感更強。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 GDP 超過 1 萬美元。中國官方已經提出願景,2035 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 年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樣的「盛世」,是否注定容不下我遇到的這些朋友呢?
推薦閱讀
【港人示威被批浪費時間】中國菁英受過西方教育,為何還唱衰追求人權的「反送中」?
把教授、知識份子、學校主管都監禁,「文化大革命」的「批鬥大會」如何讓數十萬人被殺?
【拒絕沾滿人民鮮血的黨旗】自詡為獨立思考的知識份子:曾敢言批評習近平的李銳逝世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派專欄 盛世下 那些想離開中國的人〉。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