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翻攝YouTube

NCC 於 18 日確定否決中天換照案,空出的 52 頻道則即將開始下一波爭奪戰,而公視高層已透露想要爭取華視入主該頻道。不過,政府機關公開屬意公廣集團接手該頻道行為,已經引起一些爭議。至於下架中天能不能真的去除中國勢力影響,在網路資訊快速傳播的時代,未來仍有一段路要走。

52 頻道落入公廣,等於民進黨伸手干涉媒體?

國家通訊委員會(NCC)18 日駁回中天新聞台換照申請,最遲在 12 月 21 日就會失去衛星廣播頻道執照。至於空出來的 52 頻道歸屬為誰?NCC 主委陳耀祥建議公廣集團入主,公視高層也在第一時間表達意願,預計今天(19 日)公視董事將聯名提案,要讓華視資訊台爭取此機會,還表示這種方式是為了避免其他政治勢力競逐。

不過 NCC 做為中立的政府機關,此番言論仍引起一些批評,反對者認為原本應是各家公平的競爭,現在已抹上了一層官方色彩。公視董事、政大教授傳播學院教授鄭自隆就認為,政府機關不應該下決定,最後誰入主屬於「系統台與基地台的商業協定」。他早前也投書媒體指出,中天該不該下架應該交給市場機制,如果真的那麼不堪,自然會被淘汰,政府毋須出手。

先前為中天說話而退黨的前喜樂島黨主席施正鋒,在接受《報橘BuzzOrange》訪問時則表示,小英政府現在的手法跟過去的國民黨沒有兩樣,只不過現在的「抄台」有法律作後盾而已。他說:「它(中天)只是罵你而已,如果它今天有叛國,或是鼓勵暴力這些東西,那就直接國安法處理嘛!」施正鋒指出,言論自由當然不是無限上綱,但通常是負面列舉的、有很清楚的紅線,而現在政府的做法讓他擔憂,「如果有一天國民黨又全面執政,不就會把三立、民視都封殺嗎?我們民主化當家作主,只是要取而代之嗎?」

但 52 頻道落入公視手中,真的會讓台灣新聞媒體變成「一言堂」嗎?

目前公視新聞有多項機制防止政府伸手干涉新聞自由,其中一項就是董事遴選,只要送出的名單沒經過立法院 15 人遴選小組四分之三的人同意,就無法組成董事會,也就是說,只要小組中有 4 個人反對,一切就得重來,像是多年前公視就曾因藍綠雙方互相阻撓,導致 900 多天都無法組成新的董事會。此外,公視新聞部的記者們,也可以依據「製播公約」,阻擋高層試圖將政府的立場置入新聞。

然而,除了公視新聞,其他像是公視台語台、戲劇等部門,卻沒有這項保護,加上過去五年,包括公廣集團在內的公視、華視及客家電視台,接了將近十億的政府案,這種情況依然讓人質疑,公視能不看政府臉色嗎?

下架中天新聞「電視頻道」,卻難阻擋紅色勢力網路傳播

隨著中天新聞台即將下架,民眾對於「紅媒」的擔憂暫時鬆一口氣,卻仍得提防這股勢力在網路繼續入侵台灣,像是主持中天新聞節目《文茜世界周報》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就表示,她早就預料會關台,早先在 YouTube 開頻道就是為此鋪陳。

圖片來源:翻攝YouTube。

近幾年,隨著閱聽者多轉往網路平台獲取新聞訊息,電視新聞台也紛紛在 YouTube 開設直播頻道,而中天新聞台的網路直播 2017 年就已經上架,19 日中午 11 點半左右,在線觀看的人數有 6 千多人,從電視轉戰網路頻道,中天新聞接下來要遵守的遊戲規則已經歸 Goolge 管了。

今年八月,Google 宣布公司已一口氣下架了 2500 個與中國有關的 YouTube 頻道,刪除原因為這些頻道播送「垃圾訊息、非政治內容」,不過經過這波掃蕩,中天新聞台的頻道卻仍然存在,代表未來就算 Google 繼續採取這樣的方式,中天也不會受到影響。

而除了中天新聞台,台灣還有其他的電視新聞頻道,可以看得出中國紅手的影子,如果只倚靠民眾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恐怕在還沒辨別資訊真假之前,就已經徹底被洗腦。

參考資料

《中央社》:〈中天換照遭駁 公廣將討論爭取華視新聞資訊台進駐52台〉〈Google打假消息 刪逾2500個中國相關YouTube頻道〉

《聯合新聞網》:〈NCC列四大理由 不予中天新聞台換照〉

《中時新聞網》:〈主委點名公廣進駐 公視董事批失格〉

《蘋果即時》:〈換照失利 | 中天下一步進軍網路? 學者:閱聽習慣不同難轉移〉

《新頭殼》:〈NCC駁中天新聞換照影響節目 陳文茜反問:其他電視台都很自律嗎?〉

公視P#新聞實驗室:台灣公視與「宮」視的距離:公視=官媒?大外宣?國際影音平台?【記者真心話】Vol.7

推薦閱讀

NCC 撤照中天,委員一句「歷史責任,要憑良心」扭轉結局!蔡衍明恐沒料到自己「補了中天一刀」

【從公視到中央社】文化部「國際影音平台」浪費納稅錢?學者:別期望一兩年就能看到效果

為什麼需要公視?歐盟研究:當一個國家公共媒體力量越大,越能管控貪腐(反觀台灣)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翻攝YouTube